正确答案: C

近中颊侧髓角和近中舌侧髓角

题目:男,17岁。近来饮冷水时,有左上后牙一过性疼痛。检查发现:左上第一磨牙近中邻面有深龋洞,在治疗这个龋的过程中,最易出现意外穿髓的部位是()。

解析:本题属理解型试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磨牙髓腔的形态。髓角为髓腔顶突向牙尖的部位,其形态与相应牙尖形态一致,根据牙尖形态高低不同,髓角的突起高低不同。上颌第一磨牙中,颊侧牙尖高于舌侧牙尖,近中牙尖高于远中牙尖,因此,髓角由高向低依次为近中颊侧髓角、近中舌侧髓角、远中颊侧髓角和远中舌侧髓角。答案C正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与釉质的耐龋潜能有关的元素是()。
  • 解析:此题是釉质理化特性基本知识题。釉质中的氟元素与磷灰石结合紧密,抗酸侵蚀的能力较强。备选答案中的其他元素均较易与酸起反应而使釉质晶体融解。因此答案应选E。

  • [单选题]IgM的一个特点是()。
  • 在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

  • 解析:本题为综合记忆理解型题目,考核IgM等5类Ig的主要功能。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血清中检出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在再次免疫应答中主要产生IgG类抗体。选项A是IgA的特点;选项C、D是IgG的特点,选项E是IgE的特点,因此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为()。
  • 瞳孔轻度扩大、皮肤潮红

  • 解析:此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查学生对阿托品不良反应的记忆和理解。阿托品不良反应与其药理作用有密切关系,从5个选项看来,B、C、D和E分别有一点不是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如B选项中的“肠蠕动增加”、C选项中的“调节痉挛”、D选项中的“唾液分泌增加”和E选项中的“中枢抑制”,只有A选项是对的。

  • [单选题]左旋多巴体内过程的特点为()。
  • 口服后胃排空时间与胃内pH有关

  • 解析:此题是理解题,考查学生对左旋多巴体内过程的记忆和理解。左旋多巴体内过程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药由于易在外周脱羧成为多巴胺而失去其治疗作用,因为外周的多巴胺不能进入脑内发挥治疗作用。此外,左旋多巴口服后的吸收率和胃排空时间与胃内pH有关,胃内酸度增加可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 [单选题]男,60岁。右腮腺肿物2年,伴疼痛。肿物外形不规则,侵犯周围组织。镜下见肿瘤细胞胞质较丰富,内含PTAH阳性颗粒。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应为()。
  • 嗜酸性腺癌

  • 解析:此题为嗜酸性腺癌病理变化的分析应用题。题干的描述符合恶性肿瘤的特点。其中嗜酸性腺癌的胞质丰富,内含较多的线粒体,线粒体对PTAH染色呈阳性反应。因此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嗜酸性腺癌细胞内含线粒体的特点。备选答案中的其他肿瘤细胞内含线粒体不多,对PTAH染色反应不明显。因此正确答案应选E。

  • [单选题]男,30岁。1个月前打哈欠后出现左关节区疼痛及张口受限,伴咀嚼和侧方运动痛。无关节弹响史。检查:张口度25mm,被动张口度35mm,张口末下颌偏向左侧,相当左侧下关节处有压痛,左侧后牙不能咬合。应诊断为()。
  • 左侧翼外肌痉挛

  • 解析:翼外肌有牵引髁突的作用,在其痉挛的状态下可发生关节区疼痛及张口受限,影响咬合等情况。

  • [单选题]常作为寻找腮腺导管口标志的是()。
  • 上颌第二磨牙

  • 解析:寻找腮腺导管口的标志为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黏膜上。

  • [单选题]最大开颌运动末期为()。
  • 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下腔的转动

  • 解析:最大开颌运动:如在打哈欠时的下颌运动就是最大开颌运动。此时翼外肌下头处于紧张状态,二腹肌出现强烈收缩,牵引下颌向下后方增大开口度至极限。此时髁突仍是只作旋转不作滑动,运动只发生在关节下腔。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起到限制髁突过度移动的作用。

  • 推荐下载科目: 肺结核题库 医学伦理学综合练习题题库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题库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题库 肾小球疾病题库 抗恶性肿瘤药题库 淋巴瘤题库 支气管哮喘题库 儿科学题库 口腔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