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前发际至后发际的骨度分寸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放血治疗昏迷的穴位是()
解析:考点:1.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头痛、睹晕、失眠、健忘、癫痫。2.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3.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头痛、目疾。夹脊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穴,左右共34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4.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为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膝痛、腿痛、脚气。5.四缝在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小儿疳积、百日咳。6.胆囊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7.膝眼在髌尖两侧凹陷中。膝痛、腿脚重痛、脚气。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常用于治疗耳鸣、耳聋、肩肘臂酸痛的是()
[单选题]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的腧穴是()
血海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湿邪导致的妇科病证是()
解析:湿邪分内湿、外湿。外湿多与气候环境有关,如气候潮湿,阴雨连绵,或久居湿地,或经期、产后冒雨涉水,湿邪内渗致病。湿留体内日久,又可随体质的阴阳盛衰而发生寒化或热化,导致带下、阴痒、盆腔炎等。内湿主要是由脾的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下降引起的水湿痰浊在体内蓄积停滞致病,易导致经行浮肿、经行泄泻、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带下病、子肿、子满、产后身痛、不孕症等病证。
[单选题]患者,女,18岁。头痛1天,以后头部为重,痛如锥刺,舌淡。治疗除用阿是穴外,应选取()
天柱、后顶、昆仑
解析:头痛根据病位可分为前头痛、后头痛、侧头痛、颠顶痛、全头痛几种。其中,前头痛与阳明经有关,后头痛与太阳经有关,颠顶痛与厥阴经有关,侧头痛与少阳经有关,全头痛与少阴经有关。本症中的后头痛与太阳经有关,所以答案应在A、E中选取。但是E中的血海与本症没有关系。故本题选A。
[单选题]患者牙痛剧烈,伴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洪。治疗应首选()
内庭
解析:牙痛除循经取穴外,还要根据症状取穴,本症见口臭、口渴等症状,一派胃热之象。最善于泻胃热的是胃经的荥穴内庭,因为荥主身热。故本题选E。
[单选题]在八脉交会穴中,通任脉是哪个()
列缺
解析:考点:1.五输穴:足十二位脉之气出入之所,具有治疗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2.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3.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具有主治表里两经有关病症的作用。4.输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均位于腰脊部,俞为阳,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处所。5.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之处,均位于胸腹部。募为阴,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6.八脉交会穴:是八脉与十二经脉相交会的8个腧穴,均分布于腕踝部以下,具有主治奇经病证的作用。7.八会穴:是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精气聚会处的8个输穴。对各自相应脏腑、组织等病症具有特殊治疗作用。8.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环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