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输注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

题目:成年男性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术中出血约600ml,心率9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1/8.0kpa(98/60mmHg),血红蛋白105g/L。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解析:对于急性失血治疗方案:①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Hb>100g/L者,应输注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②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20%、Hb100g/L不需要输血;H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性,22岁,血友病A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伤口渗血,此时最好用什么止血()。
  • 冷沉淀


  • [单选题]输血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发热反应


  • [单选题]下列不是血液成分制品的是().

  • [单选题]一般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多少毫升时可不用输血().
  • 500


  • [单选题]男性,59岁,因右半结肠癌入院。化验:血红蛋白60g/L,为纠正贫血术前输血200ml,病人出现红斑样瘙痒,应采取().
  • 暂停输血和使用抗组织胺药

  • 解析:根据题目所述情况,应属于输血并发症中的过敏反应,病情较轻。因此正确处理是口服抗组胺药物,观察病情发展,反应严重者则需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阿司匹林常用于发热反应,利尿和碱化尿液常用于溶血反应。

  • [单选题]去除血液中白细胞可有效预防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 解析: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机制之一是免疫性,即输血的患者血浆内含抗白细胞抗体,和输入血液中的白细胞发生反应,刺激产生和释放内源性热源物质,或通过补体和巨噬细胞发生反应释放内源性热源物质。主要的内源性热源物质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因此,去除血液中白细胞,残留白细胞少于5×108可预防大多数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

  • [单选题]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 [单选题]关于输血技术和注意的问题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 我国目前的抗凝血最长保存14天

  • 解析:我国目前常用的抗凝剂有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CPD)和酸性枸橼酸盐葡萄糖(ACD)。在2℃~8℃环境下,这两者的抗凝血可保存21天,如果在CPD中加入腺苷,保存期可延长至35天。

  • 推荐下载科目: 乳腺疾病题库 外科休克题库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题库 普通外科综合复习题库 胃十二指肠疾病题库 门静脉高压症题库 腹膜和腹腔感染题库 外科营养题库 外科黄疸的诊断与处理原则题库 腹腔镜外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