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老师在讲到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时,向同学们介绍说,李清照特别会写“愁”,于是给同学们找出若干写“愁”的词句,请同学们欣赏。下列词句的作者不是李清照的是()。
正确答案 :C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解析:A项词句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B项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D项出自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C项出自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单选题]在学习李清照《一剪梅》的时候,有学生对其中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不太理解,就问老师:一种相思怎么会是两处闲愁呢?以下教师的解说中最贴切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B
这句和“身在两地情发一心”相似,“两处”即自己与心爱的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地方
解析:A项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又把疑问交给了学生。C项只是笼统地说明了“两处”的意思,并没有正面解决学生的疑问。D项是教师对学生的调侃,用语不当。
[单选题]某班开展“表达与交流”主题课活动,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相关要求,以下关于该课教学目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A
注重对学生口语的教学,鼓励学生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表达与交流”中具体的课程目标没有强调“注重对学生口语的教学”。B、C、D三项在课标中都有提到。
[单选题]学生小王是某校高二年级的学生,平时爱打游戏,上课不专心,考试成绩往往是最后一名,但是对同学很讲义气,常常因为帮助受欺负的同学而打架。也爱劳动,每次打扫卫生都冲在第一个。一个学期过去了,老师为小王写下了期末评语。下列选项中的评语不恰当的是()。
正确答案 :C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你不努力学习,以后怎么生活?难道要靠父母养一辈子吗?像你这么学习差的学生,是不会有人喜欢你的,以后你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解析:A、B、D三项的评语,老师不仅指出了小王的毛病,而且也表达了对学生的尊重和期望。学生在看到评语之后能感觉到老师对自己依然是喜欢的、充满期望的。C项的评语直接否定了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严重的话会让学生自我否定,失去进取和改正的信心。
[单选题]执教《将进酒》,教师这样导入:余光中先生在他的一首题为《寻李白》的诗中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出示课件)李白一生诗酒相依,诗达意,酒传情,为我们留下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读过的李白诗中那些与酒相关的诗句。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导入中出示课件是画蛇添足,完全没有起到引导作用
解析:题干中的导入无疑是成功的,无论是巧妙的导入方法还是教师的语言,都能把学生带入佳境,成功激趣,这源于教师对教材和学情的细致把握,故A、B、D正确;出示课件作为辅助,将《寻李白》这首诗以直观唯美的形象呈现给学生,无疑有一定的激趣导引作用,C项错误,当选。
[单选题]阅读《再别康桥》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明明就是“清泉”,怎么就不是清泉了呢?原来是天上的虹。那虹揉碎了的是什么,又为什么揉碎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讨论,下面开始交谈)生1:我们这组是这样理解的:天上虹是康桥在水中的倒影,因为水面反射出夕阳的光,柔波荡漾,那桥好像睡了一样,自己的梦想也像彩虹。生2:揉碎的应该是内心的思想,要离别,很悲伤。彩虹是诗人内心的追求。生3:夕阳余光照射在湖面,湖面形成波光粼粼的样子。师:同学们分析得很仔细,理解得很深刻……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引导学生揣摩课文语言的严密,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
[单选题]执教《再别康桥》,小结时教师深情地说:“轻快、飘逸、清新,这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的特点。这首诗我们欣赏得差不多了。”然后话锋一转讲起徐志摩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的故事,“就像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偶然》,‘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他虽然生命不长,但是今天我们和他诗歌的交汇,这展现的光亮,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当中。”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
正确答案 :B
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带着津津有味地思考期待下节语文课
解析:结束语不但是教师思想的精华也是语言的艺术,该教师做得非常精彩,达到了诗歌意境升华与师生情感共鸣的统一,使本课在唯美中落幕,故A、C、D正确;题干是收束型结束语,“拓展型结束语”“思考”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放B项表述错误,当选。
[单选题]教学某版语文必修(3)第五课《杜甫诗三首》,以下关于该课教学的建议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D
重点要学生掌握文言生字词,理解诗句的大意
解析:《杜甫诗三首》的教学重点应在引导学生生通过朗读,了解诗句的表现手法,从诗句中体会作者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