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5mol/L尿素溶液

题目:可用于凝块稳定性试验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FⅩⅢα:Ag正常值为()。
  • (100.4±12.9)%


  • [单选题]检测凝血因子活性时,受检标本应()。
  • 立即测定,分离血浆后避免反复冻融


  •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因分娩时羊水栓塞导致DIC,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 血栓烷B2(TXB2)含量减少

  •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主要实验室指标为:血小板计数减少,生存时间缩短,血小板激活的分子标志增高,如TXA2、TXB2,凝血时间延长,PT、APTT延长,D-二聚体、3P试验阳性,血片中可见破碎及变形红细胞等。

  • [单选题]获得性因子Ⅻ缺乏常见于以下哪种疾病除了()。
  • ITP

  • 解析:获得性因子XⅢ缺乏多见于肝脏疾病、SLE、类风湿关节炎、恶性淋巴瘤、转移性肝癌、DIC、原发性纤溶等。ITP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液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增多,大量破坏血小板造成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

  • [单选题]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见于哪种疾病()
  • 尿枣症

  • 解析:PAgT减低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获得性或遗传性血小板功能减低。尿毒症时,血小板功能较差,容易被破坏,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糖尿病患者为血栓前状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血小板处于过度活化状态,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梗死为血栓性疾病,血小板聚集能力均增强。

  •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原发性肺癌2年出现肝转移,静脉置管处出现渗血不止,查PT,APT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正常,血常规正常。

  • [单选题]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
  • 贮存池病:致密颗粒缺陷

  • 解析: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不同的血小板功能缺陷病对各种诱导剂的反应不同。血小板无力症: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巨大血小板综合征: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但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不凝集;贮存池病:致密颗粒缺陷时,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α颗粒缺陷时,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低下。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专业知识题库 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原理题库 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运输和发放题库 血液成分的制备原理题库 专业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血液样本采集题库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输注治疗题库 免疫血液学题库 输血不良反应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