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右冠状动脉
题目:下壁心肌梗死同时合并右心室梗死,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大多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心房扑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心房扑动不会发生于预激综合征患者
解析:心房扑动可以是预激综合征合并的心律失常,往往由于心室率极快而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需立即转复。
[单选题]心肌梗死急性期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坏死性Q波,伴T波倒置
[单选题]患者男性,51岁,发作性胸痛,向左上臂及左颈部放射。心电图如图3-2-3-A、B所示,图3-2-3-A为未发病时记录,图3-2-3-B为发病时记录,应诊断为()。
心肌缺血
解析:图3-2-3-B显示患者有胸痛症状时心电图ST段出现动态改变,Ⅰ、V3~V6、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1~0.3mV,为典型的心肌缺血表现。
[单选题]关于心室扑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快速且不规则的小振幅波动
解析:心室扑动的心电图表现为:无正常的QRS-T波,代之以规则、振幅相等的连续正弦波,频率为150~250次/分。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窦性心律失常的是()。
房性逸搏心律
解析:窦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性心律不齐、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窦房阻滞等;房性逸搏心律属于房性心律失常。
[单选题]关于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心电图上呈现3:1房室传导一定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心电图显示3:1房室传导大多数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是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即文氏周期最后一个P波虽未下传心室,但对房室交界区产生新的不应期(隐匿性传导),可使随后应下传的P波遇到不应期,而出现连续2次心室漏搏现象(3:1传导)。
[单选题]提示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标准不包括()。
RV5>2.5mV
解析:RV5>2.5mV是提示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标准。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慢性咳嗽史30余年。心电图如下图所示,提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心电图特点为:V1~V6导联QRS波群呈rS型,即所谓极度顺钟向转位;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额面QRS心电轴右偏;常伴有P波电压增高。本图具有以上心电图特征,结合病史,应考虑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多选题]下列关于P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P波切迹第一峰代表右心房除极
P波切迹第二峰代表左心房除极
P波切迹中间部分代表左、右心房共同除极
正常人P波峰间距不超过0.03s
解析:左心房肥大表现为P波电压增高、时间增宽、峰间距>0.04s、电轴偏移和复极改变,这种改变不仅见于左心房肥大,也可见于心房负荷增加、房内阻滞等情况。近年,国际心电图指南建议使用术语"左心房异常"来代替"左心房肥大"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