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有效
题目: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损伤,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解析:通常对乙酰氨基酚是安全的解热镇痛药,服用吸收后可分布在全身体液中。24小时以内90%以上由尿排泄,在肝脏约98%被葡萄糖醛酸、硫酸或半胱氨酸结合解毒。少量对乙酰氨基酚在细胞色素P450作用下形成.N-乙酰对位苯醌亚胺,经谷胱甘肽解毒为硫醇尿酸。如过量可与肝细胞的蛋白和核酸结合。因此,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损伤有剂量依存性,通常1g以下不会发生肝损伤,5g以下肝损伤很小,10~15g可引起肝功能衰竭,20~25g致死。乙醇能消耗谷胱甘肽,故饮酒时,少量对乙酰氨基酚也会引起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非过敏特异质反应,因此嗜酸细胞不增多。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为主,非胆汁淤积型。药物治疗目的是向肝细胞补充谷胱甘肽,因此作为前体的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有效。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可用于“分离麻醉”作用的全麻药是()
氯胺酮
解析:分离麻醉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发现的一种麻醉方法,是用一种新型的麻醉药,叫做氯胺酮,静脉注射后,病人并不入睡;但痛觉可以完全消失,这种既保持意识清醒,又使痛觉暂时性完全消失的状态,也就是意识与感觉暂时分离的一种状态,为区别于其他麻醉方式,特称为分离麻醉。
[多选题]患者女性,32岁,慢性迁延性胃炎。反复上腹胀痛,食欲减退,反酸、嗳气。近半年出现贫血、体重减轻。实验室检查血清促胃液素水平增高。对于该患者的诊断治疗正确的是()
该患者胃炎的类型最可能的是自身免疫性胃炎
该患者胃炎是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黏膜萎缩为主,胃酸缺乏,胃蛋白酶水平下降
对该患者的治疗,最有效的是肌注维生素B12
[单选题]案例摘要:患儿,女性,12岁。因恶寒,发热,咽痛2天由其母陪同就医。诊断:急性扁桃体炎。给青霉素等治疗。皮试:(一)。注射青霉素后,患儿刚走出医院约10分钟,顿觉心里不适,面色苍白,冷汗如注,母立即抱女返回医院。测血压6.67/4kPa(50/30mmHg)。诊断: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多选题]案例摘要: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在提升药物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单选题]案例摘要:近年来,我国对药品研制、生产、新药及上市药品的法制管理力度逐步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