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心电监测监护仪显示的导联选用最好的两个导联是()
  • 正确答案 :D
  • Ⅱ、Ⅴ5

  • 解析:心电监测监护仪显示的导联选用最好的两个导联是Ⅱ、Ⅴ5,因可以同时监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 [单选题]肺动脉漂浮导管技术时引起肺动脉破裂并发症最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
  • 导管位置过深或气囊偏心

  • 解析:肺动脉漂浮导管技术时引起肺动脉破裂并发症最主要原因是导管位置过深或气囊偏心。此时充盈气囊或快速注射液体,易造成肺动脉破裂。

  • [单选题]下面哪种TCD表现可见于颅内高压()
  • 正确答案 :D
  • 重拨波

  • 解析:颅内高压的TCD表现为搏动指数增大,频谱波形改变(重拨波),血流速度可降低至正常低限。

  • [单选题]脑死亡的定义是()
  • 正确答案 :D
  • 包括脑干在内全脑功能不可逆地停止

  • 解析:脑死亡定义:一种不可逆性脑损害,表现为全脑功能丧失,脑循环终止,神经系统已经不能再维持集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脑细胞广泛性、永久性地失去完整功能,范围涉及大脑、中脑、小脑、脑桥、延髓。国内外公认定义为包括脑干在内全脑功能不可逆地停止。

  •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尿比重可能增高()
  • 正确答案 :B
  • 脱水

  • 解析:成年人任意尿比重其正常值为1.010~1.030,高比重尿见于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脱水、呕吐等。故选择B。

  • [单选题]关于胃液pH监测适应证为()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是

  • 解析:可能导致应激性溃疡的重症疾病都是胃液pH监测适应证,包括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等应激状态的重症患者、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高位脊髓损伤患者、重度烧伤患者、心脏手术后、重症胰腺炎和COPD合并呼吸衰竭、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等,故答案为E。

  • [单选题]男性,45岁,间歇性水肿8年,伴有恶心、呕吐1周,查:血红蛋白80g/L,血压156/110mmHg尿蛋白(++),颗粒管型2~3个/HP,尿比重1.010~1.012,若查出患者血肌酐900μmol/L,尿肌酐36mmol/L,24小时尿量600ml,则肾功能状况是()
  • 正确答案 :C
  • 肾小球滤过功能明显受损

  • 解析:计算公式:Ccr(内生肌酐清除率)=尿肌酐浓度(μmol/L)×每分钟尿量(ml/分钟)/血肌酐浓度(μmol/L),该患者根据公式计算出Ccr为6.67,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明显受损。故选C。

  • [单选题]男性,72岁,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4年,近2个月逐渐发生呼吸困难,并且日益加重,2天来突然右胸痛,呼吸困难加剧。查体:血压170/80mmHg,呼吸36/分钟,脉搏150/分钟,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左下肺湿性啰音,杵状指,pH7.50,PaCO228mmHg,PaO244mmHg。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好发于新生儿,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增高()
  • 正确答案 :D
  • Crigler-Najiar综合征

  • 解析:5.疾病不同,黄染发生机制不同,血清中胆红素升高种类存在一定差异。溶血性黄疸为胆红素生成速度增加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使血清中总胆红素增加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肝细胞性黄疸时因肝细胞病变使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故血清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加:胆汁淤积性黄疸以胆红素排泄障碍为主,故血清中总胆红素增加以结合胆红素增加。而先天性黄疸由于肝内先天性酶缺陷不同致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Crigler-Najiar综合征好发于新生儿,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增高,Rotor综合征好发于少儿至青年期,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增高。

  • [单选题]用特殊温度探头置于Foley导尿管中测得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膀胱测温

  • 解析:1.鼻咽测温是将测温探头置于鼻咽部或鼻腔顶部测得,反映脑部的温度变化。2.鼓膜测温是用特殊温度探头安置在鼓膜旁,并用棉花堵塞外耳道排除大气温度的影响。3.口腔测温是将温度计置于舌下热窝5分钟测得。适用于一般患者的体温监测。但不能配合的患者,如哭闹的患儿、狂躁的患者、麻醉和昏迷的患者不适宜采用,避免咬碎体温计而致损伤。4.鼻咽测温是将测温探头置于鼻咽部或鼻腔顶部测得,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黏膜。有明显出血倾向及已肝素化的患者不宜采用此法。5.膀胱测温是用特殊温度探头置于Foley导尿管中测得。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题库 重症医学的职业规范题库 内环境紊乱题库 心肺脑复苏题库 心源性休克题库 创伤题库 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题库 日射病题库 内分泌监测题库 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