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2007年年底,被告人符某为牟取暴利,去外地学习制造甲基苯丙胺的方法。2008年7月,符某购得制毒原料及工具,在江苏省家中制造甲基苯丙胺。同年9月初,符某与郭某在网上商定贩卖甲基苯丙胺事宜。同月5日,符某在其家中以每克220元的价格向郭某及陈某出售其制成的甲基苯丙胺270余克。次日2时许,郭某、陈某在驾车将所购甲基苯丙胺运回外省贩卖途中被抓获,公安人员当场查获甲基苯丙胺276.54克。当日15时许,公安人员在符某家中将其抓获,当场查获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体14360克、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白色晶状颗粒2.91克。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哪些属于脱逃罪的主体:()
  • 正在服有期徒刑的在押犯

  • 解析:本题考查脱逃罪的主体范围。参见《刑法》第295条。

  • [多选题]甲将头痛粉冒充海洛因欺骗乙,让乙出卖"海洛因",然后二人均分所得款项。乙出卖后获款4000元,但在未来得及分赃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甲属于间接正犯

  • 解析:本题考查间接正犯,诈骗罪的具体适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诱使他人交付财物,行为人接受财物,他人财物遭受损失,这属于诈骗罪。

  • [多选题]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的,不另成立妨害公务罪

    单位可以成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主体

    运输毒品罪仅限于在境内运输毒品,而不包括从境外运往境内和从境内运往境外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解析:本题考查毒品犯罪中具体个罪的具体适用。参见《刑法》第347条。本题考查了《刑法》第347条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规定,A选项是本条第1款的内容,B选项是第5款的规定,熟悉法条即可选出。C项较为特殊的地方在于行为人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的行为只是作为本罪的加重情节不另构成妨害公务罪。这一点和《刑法》第3章规定的走私罪是不同的。走私犯罪中如果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则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进行数罪并罚。选项D中所述的内容是正确的,运输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中的运输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前者不包括从境外运往境内和从境内运往境外。

  • [多选题]吸毒人员周某和郑某都是吸毒人员,属于非法同居关系,二者以吸毒可以治疗牙痛为理由,鼓动齐某吸收毒品,并向齐某提供毒品、吸毒工具,教齐某具体吸毒的方法,请问二人的行为:()
  • 二者的行为构成犯罪

    引诱、教唆他人吸毒罪

  • 解析:本题考查引诱、教唆他人吸毒罪的具体认定。参见《刑法》第353条的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立案题库 国家赔偿概述题库 行政许可题库 抽象行政行为题库 刑事诉讼法概述题库 渎职罪题库 军人违反职责罪题库 危害公共安全罪题库 共同犯罪题库 行政诉讼程序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