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20~40

题目: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解析: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有复述的情况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学习材料会向长时记忆转移。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小李已有八年没有游泳,但最近在危急情况下,他成功地从深水塘中抢救了一名落水儿童,从记忆的内容分类看,小李在水中的行为属于()。
  • 动作记忆


  • [单选题]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 舌尖现象

  • 解析: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很多考生在考试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些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字、单词或公式等话到嘴边就是无法记起,考试过后却突然忆起。心理学上称这种特殊现象为记忆的“舌尖现象”,意思是回忆的内容到了舌尖,只差一点,就是无法忆起。

  • [单选题]“无意义音节”是()发明的。
  • 艾宾浩斯

  • 解析:艾宾浩斯发明了无意义音节。

  • [单选题]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定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再认

  • 解析:记忆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其中,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没有识记也就无所谓保持和回忆。保持是记忆的第二个环节,即对材料进行储存和巩固。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第三个环节,是提取头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用以解决当前的问题。再认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过程。回忆也叫再现,是指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独立地再现出来的过程。本题中对儿时伙伴名字的想不起来,但是确定认识,这是一种再认现象。因此本题选D。

  • [单选题]英语老师提倡同学们早晨起来记忆单词,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的干扰是()
  • 前摄抑制

  • 解析: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早晨起来记忆单词可以避免其他材料对记忆的干扰,故答案选A。

  • [多选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指()。
  • 遗忘的进程不均衡

    遗忘先快后慢

    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

  • 解析: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

  • 推荐下载科目: 咨询心理学知识题库 心理咨询理论知识题库 人格题库 情绪、情感和意志题库 意识与注意题库 心理测量学知识题库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题库 社会心理学知识题库 记忆题库 思维、言语及想像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