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丁说的是真话,是甲捐的
题目:学校山区献爱心捐助小组突然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个人捐的。经询问,甲说:"不是我捐的";乙说:"是丁捐的";丙说:"是乙捐的";丁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判断下列哪项为真?( )。
解析:此题考查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从题干四个人说的话可以判断乙和丁的话是矛盾的,必有一真一假,所以其他两人说的话是假的,由甲说的话为假可推出是甲捐的,进而可知丁说的真话,故选择B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学校产生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剩余劳动、社会需要、文字
解析:学校产生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剩余劳动、社会需要、文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面临可能;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故选择D。
[单选题]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
教学评价
解析: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故选择C。A项,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B项,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D项,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即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
[单选题]小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出雷锋叔叔的模样,这属于( )。
再造想象
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小学生通过读课文想象出雷锋叔叔的模样属于再造想象。
[单选题]桑代克认为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 )才可以获得。
尝试一错误一尝试
解析:桑代克的联结论的基本观点是尝试一错误说。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单选题]当学生违纪时,教师走近学生,摇头示意,这是什么管理方法?( )
非语言控制法
解析:题干中教师的行为是走近学生摇头示意,只是动作提醒并没有语言批评,这种管理方法属于非语言控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