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关于精气学说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精气学说与中医整体观念无直接关系


  • [单选题]治疗饮热迫肺证的主方是
  • 正确答案 :C
  • 越婢加半夏汤


  • [单选题]“谷疸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治用
  • 正确答案 :D
  • 茵陈蒿汤

  • 解析: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 [单选题]聚病的临床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B
  • 痛无定处


  • [单选题]由元参、麦冬、犀角、银花、黄连、生地、连翘、竹叶心、丹参组成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E
  • 清营汤

  • 解析: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药物】犀角(今用水牛角) 生地黄 麦冬 元参 黄连 银花 连翘 竹叶心 丹参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证候】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配伍意义】   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宣透泄,为“透热转气”的代表药物。

  • [单选题]九仙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正确答案 :C
  • 人参、桑白皮

  • 解析:九仙散(录自《卫生宝鉴》)   【组成】罂粟壳 乌梅 五味子 款冬花 桑白皮 贝母 桔梗 人参 阿胶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

  • [单选题]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远志、当归


  • [单选题]以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朱砂安神丸

  • 解析:朱砂安神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所致。治当清热养血,重镇安神。 方中朱砂清心热,凉心血,重镇安神;生地黄养阴益血清热,共为君药。火热扰心,以黄连清热除烦,助朱砂清热安神;阴血不足,以当归补血活血,助生地黄养阴血,并制寒药凝滞,共为臣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清热养血,重镇安神之效。

  • [单选题]病人本来毫无食欲,久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食量大增,此为
  • 正确答案 :D
  • 假神

  • 解析:假神--回光返照、残灯复明--脏腑精气极度衰竭    --突然好转---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的预兆

  • [单选题]语音震颤增强见于
  • 正确答案 :C
  • 接近胸膜的肺内大空洞


  • [单选题]正常成人网织红细胞百分数是
  • 正确答案 :D
  • 0.5%~1.5%


  • [单选题]标本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
  • 正确答案 :A
  • 上下对应关系

  • 解析: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引申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是树根,引申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如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5寸中,穴为跗阳,其标在两络命门(目),穴为睛明。

  • [单选题]握拳,中指尖下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B
  • 劳宫

  • 解析:劳宫 荥穴 定位 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简便取穴法: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 ①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②心痛、烦闷、癫狂痫等神志疾患;③口疮,口臭;④鹅掌风。 操作 直刺0.3~0.5寸。

  • [单选题]百会穴位于头正中线上
  • 正确答案 :D
  • 后发际直上7寸

  • 解析:百会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 ①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等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④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操作 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

  • [单选题]下列各证,应选用"寒因寒用"治疗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真热假寒证


  • [单选题]病人便溏,伴见纳呆呕恶,脘腹胀闷,头重如裹,苔白腻,最宜诊断为
  • 正确答案 :D
  • 寒湿困脾证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眼科学(中级)[代码:335]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代码:326] 全科医学(中级)[代码:301] 神经内科学(中级)[代码:308]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胸心外科学(中级)[代码:319]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代码:343] 康复医学(中级)[代码:348]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