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B、对任某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定罪处罚

题目:任某在英国花巨资购得流落在外的中国商代青铜器一件,在入境时未向海关申报,将其放进密码箱中试图秘密运回国内后转手倒卖。海关查获该青铜器后经过鉴定认定其价值为人民币400万元,应缴纳关税30余万。对任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解析:《刑法》第151条第2款规定,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153条规定,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四款的规定处罚。(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十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五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应当注意的是,要构成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必须是将文物或者黄金、白银等贵重物品往国外走私。若行为人将贵重的文物、黄金、白银从国外运往国内,则不能构成走私文物罪和走私贵重金属罪,而只能按照走私普通货物罪来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要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走私的货物、物品偷逃的应缴税额应当在五万元以上。本题中任某的偷逃税额达到了400万,完全符合走私普通货物罪的构成要件。尽管任某有偷逃关税的行为,根据《刑法》201条的规定,其不符合偷税罪的构成要件,而且偷逃关税本来就是走私普通货物罪必不可少的要件。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何某有外遇,欲与其妻离婚,但何妻说:“要想离婚,除非我死!”何某遂萌生了杀妻的念头。考虑到最近民航客机频繁出事,何某便希望通过飞机失事的方式达到杀死其妻的目的。于是何某假作忏悔状,买了一张机票让其妻重游他们的蜜月旅行地,说自己随后就到。何妻遂乘坐飞机外出,果然,飞机在飞行途中不幸坠毁,其妻也死于空难。何某感到良心不安,几日后到公安机关自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何某不构成犯罪

  • 解析:刑法中的行为要求必须具有客观性和侵害性。行为不同于思想,也不同于言论,它要求有人的身体活动或动作,包括消极活动与积极活动,它必须是基于人的意识而实施的客观上侵犯法益的行为。本案中,何某主观上虽有致其妻死亡的意图,但在客观上并没有采取杀人行为,而是意图通过飞机失事使其妻死亡,因而不存在刑法中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故本题答案是D。

  • [多选题]甲自己有一辆人力三轮车,经常帮人搬运东西。每次见到雇主的东西是值钱的,就想方设法想占为己有。一次,甲帮乙搬运一台电冰箱,路过一家药店时,甲故意说自己中暑了,请求乙帮忙进去买药。趁乙进药店买药的机会,甲蹬着车快速逃离,几天后将冰箱卖掉。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哪几项?
  • A、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C、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D、甲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 解析:《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可见,侵占罪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行为人是以合法方式持有他人财物后才非法将该财物占为己有,拒不退还。侵占行为的发生是建立在合法持有他人财物的基础上的。这不同于盗窃罪和诈骗罪。本案中,甲受雇于乙,有义务将电冰箱完好无损地送至目的地,而在运送的过程中,甲负有妥善保管电冰箱的义务。因此,甲依运送电冰箱的委托关系而合法占有乙的电冰箱,并且非法占为己有,符合侵占罪的构成特征。本题的干扰信息是甲故意将乙骗离现场,是否因此构成诈骗罪呢?答案是否定的。诈骗罪是骗取他人主动交付财物,而本案中甲并非骗乙交付财产的所有权。因此,甲不构成诈骗罪。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甲显然不符合这个主体要件。因此,甲构成侵占罪,而不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或职务侵占罪,A、C、D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是ACD。

  • [多选题]关于自首中如实供述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杀人行为,但是拒绝提供凶器藏匿地点的,不成立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但在二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 [多选题]关于自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中犯罪较轻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仍然属于自首


  • [单选题]甲14周岁生日那天与人发生争执,用刀将他人捅死,则对甲应当()。
  • 不追究刑事责任

  • 解析:《刑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因此,对于14岁的甲的刑事责任能力应自其生日后第二天起计算。选项A正确。

  • [多选题]下列()行为构成抢劫罪。
  • 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的

    行为人盗窃他人财物后,对追捕的受害人使用暴力的

    行为人劫持被害人到其家中取出存折,然后又劫持其到银行取款的

    行为人为了抢甲某钱财,而动手将其打死,把财物拿走的


  • 推荐下载科目: 国家赔偿概述题库 行政复议题库 刑罚裁量题库 危害国防利益罪题库 强制措施题库 犯罪构成题库 期间、送达题库 刑事诉讼法题库 行政法概述题库 行政诉讼的特殊制度与规则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