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DNA合成障碍
题目: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是()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与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介导因素有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普通肝素的抗凝机制不包括()
抑制纤溶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多发性骨髓瘤()
高白蛋白血症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球蛋白可引起球蛋白增高和白蛋白的降低。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常出现本-周蛋白、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
IgD型
解析:经血清和尿中免疫电泳,可将"M"成分分为以下几型:IgG型、IgA型、IgD型、IgE型、轻链型和双克隆或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型。其中IgD型的特征为: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多见于青年人,常出现本凋蛋白(多为7链)、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性。
[单选题]男性,28岁,农民,头昏乏力半年有余。体检:除贫血貌外,可见反甲症。检验:外周血涂片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淡染;血清铁7.70μmol/L(43μg/dl),总铁结合力76.97μmol/L(430μg/dl);粪便检查有钩虫卵。其贫血诊断为()
缺铁性贫血
解析:患者因粪便检查有钩虫卵,存在铁丢失过多的情况,外周血涂片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淡染;血清铁7.70μmol/L(43μg/dl),总铁结合力76.97μmol/L(430μg/dl),符合缺铁性贫血的特征。
[单选题]男,40岁,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2周。查体;患者呈贫血貌,肝肋下1cm,脾肋下3cm,胸骨压痛。Hb70g/L,白细胞14×109/L,血小板40×109/L。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6。应进一步做下列哪项检查()
细胞化学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