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呼酸和代酸
题目: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最易出现的血气改变是()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在掌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的特点,判断其血气变化的特点。20%学生错选答案A。肺透明膜病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时,肺泡表面张力增高,使肺泡萎陷、通气降低、通气与灌注血流比失调,造成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机体内在缺氧情况下进行代谢,产生代谢性酸中毒,C0潴留引起呼酸。缺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致肺灌注不足,进一步抑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及分泌,导致肺组织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细胞外液漏出、纤维蛋白沉着于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严重妨碍气体交换,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未行机械通气前,肺透明膜病的血气改变最常出现的是呼酸和代酸。我们如果从基本病理出发,则B、C一开始即可排除。呼酸时,肾脏代偿性分泌[H+]和增加[HCO];应用人工通气后,PaCO能迅速恢复正常,而血浆[HCO]仍较高而致代碱。错选的原因是除未掌握肺透明膜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外(如选B、C)还可能是未分清肺透明膜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血气变化特点。错选A者是虽能理解因通气不足可致CO潴留而致呼酸,但未进一步理解缺氧一代谢的关系,机械地错误认为可经"代碱"来代偿呼酸。事实上,即使脱离透明膜病,从酸碱平衡的基本原理出发也不应选A,因为呼酸和代碱不可能是一种组合,在CO潴留,作为肾的代偿只可能是加强排酸根,而不可能是碱基的潴留。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健康2个月男婴,体重5kg,该婴儿喂养下列哪项正确()
5%糖牛奶640ml/d,加水110ml/d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应用题。考核学生对婴儿能量和营养需要以及奶配制原则和奶量计算。该题错误率极高,约87%。常见错误是选B,其次是C,个别选A或D。因题目所给的是一组组的数字,因此选答案前必须按基本营养需要先算出以下基本数字为答题依据。2个月,5kg的婴儿:①能量需要量为110kcal/(kg·d),共550kcal/D;②水分需要量为150ml/(kg·d),共750ml;③每100ml牛奶或羊奶的能量约为65kcal,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实际产能量为4kcal/g,因此100ml含5%糖牛奶的能量为85kcal。有了此前提,’下一步正确选项应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各选项给了三种代乳品,牛奶、羊奶和豆制代乳品,何者是较好的代乳品;②选中了代乳品后,看哪一项的能量和水能满足以上需要。考虑第一方面,教科书上已明确牛奶是最常用的代乳品,羊奶则营养价值与之相仿,而豆制代乳品则缺点较前二者多,对2个月婴儿一般不首选。因此,E可以除外。考虑第二方面,因A至D水分总量都是750ml左右,故不能作为选择依据,如此只能按能量来选择(从营养学原则上也应此为前提),A至C的奶量都是500ml,供能425kcal不能满足550kcal/d的需要,D则供能544kcal,接近550kcal/d,故应选D。错选B、C或A者,未记住婴儿每日应供应的能量和水量,也未记住牛奶可供多少热能,所以不能计算出正确的应供量。在儿科营养基础学习中,小儿喂养是重要的内容,如果掌握上述答题的内容和原则,那么,在此种类型的题目中,年龄、体重的任意改动,都不会影响答题的准确性。至于选E者,是因为对上述3个方面的内容不熟悉,仅因记住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在不易获得奶类制品的边远地区可采用豆浆育儿"而做出选择,而未深刻体会教科书上该节的内容:豆浆的营养成分因地而异,制作过程复杂,而且由于生黄豆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煮沸)使之灭活。豆制代乳品由于添加了营养成分,较接近于乳制品,但一般不作为2个月婴儿的主要喂养,而最适用于乳糖不耐受症、或对牛乳蛋白过敏的婴儿。而不错选E的另一技巧是要注意到题目所给是数字,A至D各选项也均为数字而此项无数据,实际上是无法判断的,应一开始就放弃。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皮肤硬肿
[单选题]男性,1岁,因发育落后来诊。查体:皮肤细嫩。眼距宽、鼻梁扁平、舌常伸出口外,小拇指向内侧弯曲,通贯掌。为确诊需首选的检查是()
染色体
解析:根据题中对患儿症状的描述,高度怀疑为21-三体综合征,该病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故选B。考点: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