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疟疾再燃
题目:疟疾发作停止,但血中疟原虫未完全消灭,遇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疟原虫再度繁殖,引起临床发作者称()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哪条不是胃肠型疟疾的临床表现特点()
腹部压痛明显
[单选题]黑热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
白蛉叮咬传播
[单选题]妊娠妇女感染弓形虫又未治疗者,其胎儿被感染的可能性是()
50%被感染
[单选题]阿米巴肠病的最重要确诊依据是()
粪便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单选题]男,40岁,持续发热、右下胸胀痛1个月,体温37~39℃,盗汗、消瘦,2天前突起咳嗽,吐咖啡色痰200ml/d,体查:体温38.5℃,脉搏90次/分,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下胸隆起,局部有水肿,压痛明显,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可闻湿啰音,肝肋下3cm,质地中等,有触痛,脾未及。血象:Hb110g/L,N0.75,L0.25。X线检查:右膈升高,活动受限,右侧胸腔有积液。最可能的诊断是()
阿米巴肝脓肿,向胸腔、肺穿破
解析:患者持续发热,中高热为主,盗汗消瘦,血象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同时伴咳嗽,胸腔有积液,考虑阿米巴肝脓肿穿破胸腔及肺。
[单选题]关于疟原虫的免疫和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
疟疾多次发作后均可清除疟原虫
解析:疟疾多次发作也不能清除疟原虫。
[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寒战高热伴右下胸痛5天来诊。查:T39.7℃,R25次/分,右下胸部叩诊呈浊音,呼吸运动减弱,实验室检查:WBCll乘以十的十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0.82。
[单选题]某男10岁,3个月前出现发热,持续1个月左右退热,间歇2周后又开始发热,渐发展成不规则低热,以下午为重,伴全身乏力、盗汗、齿龈出血。查体:138℃,全身浅表淋巴结多处肿大,质软,压痛不明显,脾大,肋下3cm,质软。查血:红细胞3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白细胞2.5乘以十的九次方/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追问病史,患儿4个月前春游露宿时全身多处有被虫媒叮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