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供水工程河渠平交应预测的水环境影响是()。
  • 正确答案 :A
  • 河流污染物对输水水质的影响

  • 解析:供水工程应预测对引水口、输水沿线、调蓄水体水质的影响。供水工程河渠平交应预测河流污染物对输水水质的影响。

  • [单选题]设置环境监测项目、点位和频率应()。
  • 正确答案 :D
  • 根据受影响的主要环境要素及因子确定

  • 解析:环境监测项目、点位和频率,应根据受影响的主要环境要素及因子确定。按影响范围、程度、性质确定重点与监测调查项目。

  • [单选题]环境影响识别过程中应全面列出的内容是()。
  • 正确答案 :A
  • 可能受工程影响的环境要素及环境因子

  • 解析:环境影响识别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识别过程中应全面列出可能受工程影响的环境要素及环境因子,识别工程对环境要素及环境因子的影响性质和程度。

  •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中,属长期的不可逆影响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水库淹没

  • 解析: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直接造成生态破坏和损失,属长期的不可逆影响,应根据淹没、占地的范围和对象分析其与环境的关系。

  • [多选题]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原则包括()。
  • 正确答案 :ACD
  •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 解析: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原则包括:①客观性原则。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应客观、公正、科学的预测和评价。②系统性原则。将工程涉及的流域(区域)作为一个系统进行预测。③重点性原则。对重点环境要素及因子应进行详细、全面的预测和评价。④实用性原则。预测方法应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 [多选题]一般说来,自然保护区包括()。
  • 正确答案 :ACD
  • 核心区

    缓冲区

    实验区

  • 解析: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人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和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 [多选题]泥沙主要分析()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 正确答案 :ABD
  • 输沙率

    含沙量

    库区、河道冲淤

  • 解析:预测水文情势变化范围、主要特征和参数应全面考虑工程环境影响涉及的环境因子。丰水期主要预测不同频率洪水流量及过程的变化,枯水期主要预测特枯流量、枯水期平均流量变化。泥沙主要分析输沙率、含沙量和库区、河道冲淤变化等。

  • [多选题]工程建设使水环境、局地气候、某些传媒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等环境卫生条件发生变化,常见的介水传染病有()。
  • 正确答案 :AB
  • 痢疾

    霍乱

  • 解析:工程建设使水环境、局地气候、某些传媒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等环境卫生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流行病、地方病、影响人群健康。常见的介水传染病有传染性肝炎、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霍乱和副霍乱等,与水源和水环境关系密切。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预测内容应包括水环境变化、疾病流行的因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流行特征。地方病主要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应根据居民生活环境和当地地球环境化学元素分布状况,预测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特征。

  • [多选题]在自然保护区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的地带是()。
  • 正确答案 :BC
  • 核心区

    缓冲区

  • 解析: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 [多选题]风景名胜区,应当进行调查、鉴定,并制定保护措施,组织实施的对象是()。
  • 正确答案 :ACD
  • 重要景物

    文物古迹

    古树名木

  • 解析:对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景物、文物古迹、古树名木,都应当进行调查、鉴定,并制定保护措施,组织实施。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1F420140水力发电工程施工监理题库 1F42012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管理题库 1F420130水利工程建设监理题库 1F420100水力发电工程验收题库 2F331000水利水电工程相关法规题库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题库 第六章边坡工程地质题库 第七章地下洞室工程地质题库 第二章普通物理题库 第九章工程经济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