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可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来判断动机强度的大小

题目:动机是()。

解析:此题要求辨析动机和需要两个概念。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可通过任务选择来判断个体行为动机的方向、对象或目标,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来判断动机强度的大小。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绝对阈限指的是()。
  • 有50%的次数被察觉到的刺激值

  •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阈限的操作性定义,即根据测定程序所下的定义。在测定绝对阈限时,把50%的次数能被觉察到、50%的次数不能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作为绝对阈限值。而绝对阈限的一般定义是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值。

  • [单选题]下列关于动机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 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驱力降低理论

  • 解析:此题要求掌握各种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感觉剥夺实验证明的是唤醒理论的观点。

  • [单选题]社会赞许性动机对个体社会化的发展非常重要,其作用是()。
  • 学会社会规范,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选择和约束


  • [单选题]声称发明了“动物磁性疗法”,具有奇迹般的效果的是()。
  • 麦斯默


  • [单选题]最近发展区是指()。
  • 在别人的帮助下,由于教学所消除的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活动之间的差异


  • [单选题]下面有关来访者中心疗法的陈述,错误的是()。
  • 真诚指的是治疗者能够设身处地了解来访者的经验


  • [单选题]属于正强化的是()。
  • 守株待兔

  • 解析:正强化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给予某种正性刺激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农夫偶尔到树下的行为受到死兔(正性刺激)的强化而使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负强化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导致某种厌恶刺激的撤除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招供行为可导致拷打这一厌恶刺激的撤除而增加了发生的概率;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看到别人成果或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或看到别人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猴子”看到“鸡”因某种行为被杀而降低了做出该行为的概率;泛化是指某种特殊刺激的条件反射习得之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唤起这种反应,由被蛇咬而产生的恐惧反应泛化到对与蛇相似的井绳也产生恐惧反应;惩罚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导致某种厌恶刺激的出现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降低,给“奸、恶”行为某种厌恶刺激而使“奸、恶”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

  • 推荐下载科目: 基础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