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一名工作人员为听证主持人

  •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听证程序。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

  • [多选题]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台大型设备,由于疏忽未在合同中约定检验期。该设备运回后,甲公司即组织人员进行检验,未发现质量问题,于是投入使用。至第3年,该设备出现故障,经反复查找,发现该设备关键部位存在隐蔽瑕疵。该设备说明书表明质量保证期为4年。根据《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乙公司是否承担责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BDE
  • 乙公司在合理期限内,未收到甲公司有关设备质量不合格的通知,故该设备质量应视为合格,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乙公司在2年内未收到甲公司有关设备存在瑕疵的通知,故该设备质量应视为合格,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甲公司与乙公司双方未约定质量检验期间,都存在过错,应分担责任

    因甲公司自己疏忽导致未在合同中约定质量检验期,故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 解析:本题考核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检验。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后,买受人应当对收到的标的物及时进行检验,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2年内未 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但对标的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2年的规定。在本题中,该设备说明书明确表明质量 保证期为4年,所以乙公司应承担责任。

  • [多选题]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BCDE
  • 主体身份具有多重性

    内容具有复合性

    客体只能是建筑物

    权利变动具有一体性

  • 解析:本题考核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专有部分所有权具有主导性,而非共有部分所有权具有主导性。

  • [多选题]甲、乙、丙、丁四人出资设立A有限合伙企业,其中甲、乙为普通合伙人,丙、丁为有限合伙人。
  • 正确答案 :
  • 解析:1.本题考核有限合伙企业的相关规定。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所以选项A不符合规定。普通合伙人可以以劳务出资,有限合伙人不可以。所以选项B符合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有限合伙企业进行交易;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选项C符合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有限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选项D符合规定。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或者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所以选项E不符合规定。2.本题考核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普通合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本题中,乙应当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银行贷款)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退伙后,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有限合伙企业债务,以其退伙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承担责任。在本题中,由于有限合伙人丁在退伙时,从合伙企业分回20万元,债权人B银行只能要求丁清偿20万元。所以债权人B银行不能要求丁清偿全部的余款60万元。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3.本题考核合伙企业的解散事由。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1)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2)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3)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30天;(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6)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4.本题考核民事诉讼诉讼中止的原因。选项B导致延期审理,选项E导致诉讼终结。

  • [单选题]甲省乙市开源公司(注册地位于乙市丙区)经乙市工商局核准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从事某类产品生产经营。后来,甲省商务局函告开源公司:按照甲省地方性法规最新规定,新建此类企业必须到省商务局办理某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向当地工商局申请企业登记,否则予以处罚。开源公司置之不理。甲省商务局遂以开源公司违法生产经营为由,对其处以40万元罚款。开源公司对此不服,遂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甲省商务局的处罚决定。理由是,甲省商务局的函告没有法律依据,且甲省地方性法规最新规定违反法律。
  • 正确答案 :
  • 解析:1.本题考核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法院受案范围的确定标准有两个,行政行为标准和人身权、财产权标准。本案中的函告作为一种告知、劝告行为,对当事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不具有可诉性。2.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管辖。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对本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是甲省商务局所在地的法院。3.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审理对象和审理范围。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般只审查行政行为,若原告在起诉时一并请求对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法院可以附带审查,但该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及以上文件。因此,本案的审理对象只有甲省商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对甲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予附带性审查。另外,审理范围包括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4.本题考核行政许可的设定。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

  • [多选题]根据《公司法》规定,下列有关解散公司的讼诉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BDE
  •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同时又申请人民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的,人民法院对其提出的清算申请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判决驳回解散公司诉讼请求后,提起该诉讼的股东或者其他股东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解散公司诉讼案件和公司清算案件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 解析: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 [单选题]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吸收方保留,被吸收方解散,这属于()。
  • 正确答案 :C
  • 吸收合并

  • 解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吸收方保留,被吸收方解散,这属于吸收合并。

  • [单选题]乙公司长期拖欠甲公司的货款,甲公司在多次催告未果的情况下,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按照双方合同约定支付拖欠的货款100万,此时甲公司发现乙公司正在集中处理自己的财产,为了避免判决后难以执行,甲公司在起诉前,向法院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甲公司必须先提供相应的担保,否则人民法院驳回申请

  • 解析:本题考核先予执行。财产保全使用裁定书,所以选项B错误。如果对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作出该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先予执行的裁定不停止执行。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错误。

  • [多选题]根据民法理论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列侵权行为中适用无过错责任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是()。
  • 正确答案 :AE
  • 因环境污染引起侵权

    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

  • 解析:本题考核举证责任和特殊侵权的归责原则。国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的侵权和因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侵权都属于无过错责任原则,但是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建筑物及其搁置物倒塌、脱落致人损害的侵权,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 [多选题]王某、朱某为了不缴纳欠缴的税款,二人经过协商,为了防止税务机关冻结账户,二人将在某银行的存款全部提走。银行的工作人员李某、周某在王某和朱某的利诱下,违规为二人办理提款手续。后经群众举报,侦查机关与税务机关一起进行调查,认为四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由侦查机关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侦查机关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符合犯罪条件,向审查起诉机关移送了案件。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四人犯罪事实成立,同时王某和朱某有其他犯罪行为。依法对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拘役1年;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判决作出后,在法定期限内,被告人在没有提起上诉,公诉人没有提出抗诉。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王某、朱某、周某和李某的犯罪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CD
  • 四人的行为造成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的数额在1万元以上,才能构成犯罪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

    本罪的法定最高刑是7年有期徒刑

  • 解析:本题考核逃避追缴欠税罪。逃避追缴欠税罪,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欠缴税款是本罪成立的前提。构成本罪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有欠税事实的存在,即行为人没有按照规定的期限纳税。二是行为人为了不缴纳欠缴的税款实施了转移或隐匿财产的行为。如转换开户行、提走存款、运走商品、隐匿存货等。如果仅是公开拖欠、消极地不予缴纳应缴税款,或者自身逃匿以躲避追缴欠税的,不构成本罪。三是行为人转移或隐匿财产的行为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到其欠缴的税款。无法追缴,是指转移或隐匿财产的行为达到了足以使行为人逃税的程度。四是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的数额必须在1万元以上。这里的数额,是指因纳税人的逃避行为而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的欠缴税款数额,不能等同于纳税人转移或隐匿财产的数额,或纳税人所欠缴的税款数额。本题符合逃避追缴欠税罪的构成,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选项C正确。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犯逃避追缴欠税罪,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选项D正确,选项E错误。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行政强制法律制度题库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题库 涉税犯罪法律制度题库 民事诉讼法律制度题库 物权法律制度题库 破产法律制度题库 公司法律制度题库 行政法基本理论题库 行政复议法律制度题库 民法基本理论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