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题目: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准予在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其扣除限额为()。
解析: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企业2012年对通过政府向灾区捐赠自产货物一批,成本80万元,同类产品售价100万元,增值税税率17%,企业当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是5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所得税税率25%,企业当年应缴纳的所得税是()万元。
C、139.25
解析:分为视同销售和捐赠两项业务,视同销售调整应纳税所得额=100-80=20,捐赠的可以税前扣除的捐赠限额是500×12%=60(万元),对外捐赠支出的金额80+100×17%=97(万元),允许扣除60.合计纳税调增=97-(60-20)=57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500+57)×25%=139.25(万元)
[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判定居民企业的标准有()
A、登记注册地标准
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解析:企业所得税法中,采用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作为判定是否属于居民企业的标准。
[单选题]合伙人在计算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用合伙企业的亏损抵减其盈利。
不得
[单选题]某机器制造企业为居民纳税人,2011年计入成本、费用的实发工资总额为420万,支出职工福利费75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8.4万元,该企业2011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在税前扣除的工资和三项经费合计为()万元。
497.2
解析: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为420×14%=58.8(万元),实际发生75万元,准予扣除58.8万元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420×2.5%=10.5(7/元),实际发生10万元,可以据实扣除职工工会经费扣除限额=420×2%=8.4(万元),实际发生8.4万元,可以据实扣除税前准予扣除的工资和三项经费合计=420+58.8+10+8.4=497.2(万元)
[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以下适用25%税率的是()。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取得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解析:非居民企业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以及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分为两种类型: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取得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前者适用25%税率,后者适用20%税率(实际征税率10%)
[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借款费用应资本化的有()。
为建造固定资产发生借款的,该资产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
为购置无形资产发生借款的,该资产购置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
为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该存货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
解析: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按照有关规定扣除
[单选题]甲投资公司2009年10月将2400万元投资于未公开上市的乙公司,取得乙公司40%的股权。2012年5月,甲公司撤回其在乙公司的全部投资,共计从乙公司收回4000万元。撤资时乙公司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600万元,累计盈余公积为400万元。则甲公司撤资应确认的投资资产转让所得为()万元。
1200
解析: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甲公司撤资应确认的投资资产转让所得=4000-2400-(600+400)×40%=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