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患儿,5岁。小儿暑温恢复期,肢体震颤,强直性瘫痪,舌红苔薄白,脉细数。其治法是()
解析:肢体震颤,强直性瘫痪——风证。小儿暑温恢复期见风证表明余邪未尽,暑风内窜,为风邪留络证。治当搜风通络,养血舒筋。方用止痉散。【名师点拨】乙脑以高热、抽搐、昏迷为特征,属中医暑温范畴,以热、痰、风辨证为纲。治疗以清热、豁痰、开窍、息风为法则。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哮喘与肺炎喘嗽的主要区别是()
解析:哮喘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呼气延长为主症,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多数不发热,常反复发作,多有过敏史,两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热、咳、痰、喘、煽)为主症,重者可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面色苍白,唇口青紫。两肺听诊以湿啰音为主。
[单选题]《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
A.脾、胃B.肝、胆C.心、小肠D.肺、大肠E.肾、膀胱
[单选题]患儿,2岁。咳嗽2周,日轻夜重,咳后伴有深吸气样鸡鸣声,吐出痰涎或食物后暂时缓解,不久又复发作,昼夜达十余次,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解析:"咳后伴有深吸气样鸡鸣声"是其特异性症状,故该病诊断为百日咳(顿咳);此时病程2周,反复发作,昼夜达十余次,所以处在"痉咳期";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说明该证为痰火阻肺。治当泻肺清热,涤痰镇咳。方用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名师点拨】顿咳初咳期(邪犯肺卫)——疏风祛邪,宣肺止咳——三拗汤。恢复期(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沙参麦冬汤(肺阴亏虚);人参五味子汤(肺脾气虚证)。
[单选题]正常小儿2~3岁的脉搏每分钟应为()
100~120次
解析:考点:各年龄段呼吸、脉搏、血压常数。呼吸、脉搏随年龄增长而减慢。不同年龄血压正常平均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单选题]不属于汗证病机的是()
肾阳不足
解析:考点: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以全身或局部无故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为特征。汗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表虚不固,营卫不和,气阴两虚。
[单选题]患儿,男,10岁。浮肿1周,镜下血尿,血压正常,血清补体明显下降。症见颜面浮肿,小便短赤,下肢疮毒,舌质红,苔薄黄。其诊断是()
解析:考点:湿热内侵证--证候:稍见浮肿,小便短赤,多有血尿,身发疮毒,舌质较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加减。
[单选题]睡中经常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尿清而长,熟睡不易唤醒,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腿酸软,记忆力减退或智力较差,小便清长,舌淡,苔少,脉细。方药首选()
A.桑螵蛸散合巩堤丸加减B.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C.杞菊地黄丸加减D.六味地黄丸加减E.参苓白术散加减
解析:考点:肾气不足证--症状:睡中经常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尿清而长,熟睡不易唤醒,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腿酸软,记忆力减退或智力较差,小便清长,舌淡,苔少,脉细。治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方药:桑螵蛸散合巩堤丸加减。肺脾气虚证--症状:睡中遗尿,常自汗出,面色萎黄,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细。治法:益气健脾,固涩小便。方药: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
[单选题]患儿,2岁,纳差2个月,腹泻1周。平素食欲不振,挑食偏食,近日大便日行3~4次,食后作泻,面色萎黄,舌淡苔白,指纹淡红。治疗应首选()
解析:A、B多用于外科病证。C常用以治疗疳证和哮喘等病证。E常用于肺炎喘嗽、哮喘、腹痛、遗尿等病证。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