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5100
题目:2015年7月1日,甲公司将一项按照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固定资产。该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前的账面原价为51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为488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转换日甲公司应借记"固定资产"科目的金额为()万元。
解析:转换日甲公司应按转换前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价5100万元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013年2月15日,甲公司将一栋自用办公楼对外出租,年租金为360万元。当日,办公楼成本为320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21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2013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640万元。2015年3月1日,甲公司收回租赁期届满的办公楼并对外出售,取得价款28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5年度因出售该办公楼而确认的损益金额是()万元。
1460
解析:甲公司因出售该办公楼应确认的损益金额=(2800-2640)+[2400-(3200-2100)]=1460(万元)。这里要注意将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结转到当期损益,但出售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内部结转,小影响损益总额。
[单选题]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将其自用的一栋办公楼对外出租,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将其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10年1月1日,由于本市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成熟,已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条件,甲公司决定将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当日,该办公楼账面余额为50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0万元(同税法折旧),计提减值准备200万元,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5800万元。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假定除上述对外出租的办公楼外,甲公司无其他投资性房地产。不考虑其他因素,2010年1月1日,该变更事项对甲公司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为()。
2025万元
解析:甲公司因政策变更影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5800-(5000-2000-200)]×(1-25%)×(1-10%)=2025(万元),本题参考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000 --公允价值变动 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00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5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00×25%)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800-3000)×25%]700 盈余公积 225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25 【思路点拨】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现在转回: 借:盈余公积 5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计税基础与公允价值即新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盈余公积 7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800-3000)×25%×90%]63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700
[多选题]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不同企业可以分别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
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同一企业不得同时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
解析: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时,同一企业不得同时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选项C错误。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一般工业企业其他业务收入的有()。
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的收入
出租建筑物的租金收入
将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予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
解析:选项C,应记入"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