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血小板

题目:贮存中最易被细菌污染的血液成分是()。

解析:因为细菌在室温条件下能快速增殖,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6小时后就进入对数级增殖,24小时的细菌数可达到致死剂量。血小板贮存温度是22±2℃,因此是细菌最容易污染的血液成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性、38岁,闭经45天、腹痛2小时,临床诊断宫外孕,曾孕三产一胎,人工流产二胎。有输血史。医生决定立即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输A型血2U,手术后三天患者仍贫血,又输注A型红细胞2U。一周后患者低热、出现轻度黄疸,血红蛋白不升,反而下降,无血红蛋白尿。

  • [单选题]患者,女性,27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2年,月经不止10天入院。有输血史、孕3产1胎、人工流产2胎。Hb50g/L、WBC1.8×109/L、PLT8×109/L、血型为A型、RhD阳性。隔日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10U、共2次,阴道出血减少,血小板上升至1.5×109/L。第三次输注血小板后1周,患者寒战、高热、呼吸困难、皮肤出血性荨麻疹,阴道出血加重,6天后症状自行缓解。

  • [单选题]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输()。
  • 去白红细胞

  • 解析:此题是根据各种红细胞制剂的特点来预防输血不良反应。如果原有钾滞留的患者应输洗涤红细胞,以防高血钾症;去除红细胞中的白细胞可有效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红细胞中的淋巴细胞经γ射线辐照后,失去活性,可有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 [单选题]循环超负荷是()。
  • 速发性非免疫性输血反应

  • 解析:输血反应的类型不论是按时间,还是按免疫学分类都有交叉。应该熟练掌握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的特点和性质,以便及时的诊断和抢救治疗。溶血反应可以表现速发,也可表现迟发,既可以是免疫性,也可以是非免疫性的,故应选择E。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迟发性免疫性输血反应。循环超负荷是速发性非免疫性输血反应。

  • [单选题]输血反应发生率占第2位的是()。
  • 浓缩粒细胞

  • 解析:全血和各种血液成分均可引起输血不良反应,根据成分的不同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也不同。全血含有的成分多,因此输血反应发生率也最高。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复杂性以及粒细胞特异性抗原决定了浓缩粒细胞占输血反应发生率的第二位。红细胞去除白细胞以及大部分血浆和血小板,其输血反应发生率必然是最低的。

  • 推荐下载科目: 相关专业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血液成分的制备原理题库 血栓与止血的检验基本方法题库 专业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红细胞及白细胞检查题库 血液样本采集题库 临床输血管理题库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输注治疗题库 输血不良反应题库 基础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