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阿托品
题目:中毒时宜用毛果芸香碱解毒,不能用毒扁豆碱解毒的药物是()。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临床常见中毒物质与解救”。①毒扁豆碱属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能对抗三环类抗抑郁药引起的抗胆碱能反应,能透过血脑屏障,故对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周围和中枢反应都有作用。②氟乙酰胺中毒的特殊解毒剂为乙酰胺(解氟灵),可以肌内注射,一次2.5~5g,一次2~4次,或一日0.1~0.3g/kg,分2~4次注射。一般连续注射5~7日,危重病例一次可给予5~10g。乙酰胺剂量过大时可出现血尿,宜减量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③阿托品中毒时患者表现为谵妄、躁动、幻觉、全身潮红、高热、心率加快甚至昏迷,应立即停用阿托品,并可用毛果芸香碱解毒,但不宜使用毒扁豆碱。④卡马西平无特殊的解救药,应用利尿剂促进排泄。透析治疗只适用于那些肾衰的严重中毒患者。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药学服务的几项具体工作中,做好药学服务的关键是()。
[单选题]下面对于沟通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沟通是药师进行规范化药学服务的具体体现B、沟通可以解决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问题C、可确立药师的价值感,树立药师形象,提高公众对药师的认知度D、沟通可以使药师和患者的情感和联系加强,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加强E、沟通可以提高用药的有效性、依从性和安全性
[单选题]药学服务的对象涉及面广,其服务中心是()。
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药学服务的对象”。药学服务的对象是大众,包括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和卫生工作者、药品消费者和健康人群。其中尤为重要的人群包括:①用药周期长的慢性病患者,或需长期甚至终生用药者;②患有多种疾病,病情和用药复杂,需同时合并应用多种药品者;③特殊人群,如特殊体质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血液透析者、过敏体质者、小儿、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④用药效果不佳,需要重新选择药品或调整用药方案、剂量、方法者;⑤用药后易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者;⑥应用特殊剂型、特殊给药途径、药物治疗窗窄需做监测者。药学服务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法的治疗药物,达到身心全面康复的目的,实现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所以,药学服务的服务中心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主要降低三酰甘油酯(TG)兼降总胆固醇(TC)的药物是()。
氯贝丁酯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主要降低三酰甘油酯(TG)兼降总胆固醇(TC)的药物是贝丁酸类,包括氯贝丁酯、苯托贝特、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药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针对儿童用药的一般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要按规定用量服药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儿童用药的一般原则”。儿童用药的一般原则有:①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之前应尽可能明确诊断,选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所以,选项B的叙述是正确的。②根据儿童特点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案。根据儿童年龄、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剂型及用药次数,以保证药效和尽量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影响。所以,选项A的叙述是正确的。③根据儿童的不同阶段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儿童期组织器官逐步成熟,功能逐步完善,用药剂量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进行调整,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用药,应严格掌握剂量,剂量太小达不到治疗效果,太大则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所以,选项C的“要按规定用量服药”的说法是不正确的,选项D的叙述是正确的。④密切监护儿童用药,防止产生不良反应。所以,选项E的叙述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成年女性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为()。
(3.5~5.0)×1012/L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红细胞计数的正常参考区间”。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在正常情况下几乎占血容量的1/2,故使血液呈红色黏稠的混悬液。红细胞为双凹圆盘形,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载体,能在携带和释放氧气至全身各个组织的同时运输二氧化碳,协同调节维持酸碱平衡和免疫黏附作用。免疫黏附作用可增强吞噬性白细胞对微生物的吞噬作用,消除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防止复合物在易感区域形成可能有害的沉淀物。正常参考区间为:新生儿(6.0~7.0)×1012/L;婴儿(5.2~7.0)×1012/L;儿童(4.2~5.2)×1012/L;成人男性(4.0~5.5)×1012/L;成人女性(3.5~5.0)×1012/L。
[单选题]淋巴网细胞瘤可见()。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白细胞分类计数增多的临床意义”。①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结核及许多传染病的恢复期可见淋巴细胞增多。②在急性大出血后1~2小时内,周围血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及红细胞数尚未下降,而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增多,特别是内出血时,白细胞可高达20×109/L。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等。④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或淋巴网细胞瘤、红细胞增多症、罕见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
[单选题]血管内溶血时,尿中可见()。
血红蛋白尿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尿液检查的临床意义”。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可产生血红蛋白尿;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见较多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还可见红细胞管型;急性肾盂肾炎少见有白细胞管型,偶见有颗粒管型;慢性肾盂肾炎可见较多白细胞管型、粗颗粒管型。
[多选题]下列可引起γ-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的有()。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乙醇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的临床意义”。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镇静药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