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多发生在颈部,与周围组织粘连或相互粘连,晚期破溃后形成溃疡

题目:淋巴结结核()

解析:正常情况下浅表淋巴结不大,不易触及,偶可触及颈部、下颌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但一般直径小于0.5cm,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可活动,不与周围组织粘连。非特异性淋巴结炎:一般有压痛,质软,无粘连。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为局部性,质硬而无压痛,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淋巴结结核:多发生在颈部,与周围组织粘连或相互粘连,晚期破溃后形成溃疡。全身淋巴结肿大:大小不等,遍及全身,无粘连。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甲状腺吸碘功能测定检查前需注意()
  • 解析:甲状腺吸碘功能测定检查前停服含碘食物、药物4~6周,停用甲状腺片、抗甲状腺药物2周,不用抗结核药物、激素和避孕药物。检查当天晨空腹服Na131I,禁食2小时。

  • [单选题]正常心脏起搏点是窦房结,其冲动产生的频率()
  • 解析:考查学生对于心脏正常起搏点的掌握,心脏正常冲动产生的频率60~100次/分。

  • [单选题]门脉高压发生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 A.食管下端和胃底静脉曲张B.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C.胃黏膜糜烂、出血D.痔静脉曲张E.脾功能亢进

  • 解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常因腹内压突然增高引起曲张的食管下端和胃底静脉破裂,发生呕血、黑便、休克等症状。

  • [单选题]下列与肌酐清除率无关的是()
  • A.滤过膜孔径增大B.肾血流量C.滤过膜的通透性D.滤过面积E.有效滤过压

  • 解析:肌酐清除率指双肾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一物质的能力。利用清除率可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 [单选题]下列有助于鉴别急、慢性肾衰竭的项目是()
  • 肾脏大小

  • 解析:急性肾衰竭以肾小管受损为主要表现,可见肾脏增大;慢性肾衰竭多以肾小球受损为主要表现,晚期常伴有肾脏缩小。

  •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不能识别与消灭,使之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ITP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多认为血小板相关抗体或抗血小板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形成在ITP的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

  • 推荐下载科目: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内科护理学题库 专业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肺癌病人外科治疗的护理题库 临终护理题库 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题库 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题库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外科护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