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全面性
题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与能力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题干中,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说明教育的全面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故选择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校规定,平常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室,一旦发现,将立即没收并予以统一销毁。该规定侵犯的学生权利是( )。
财产权
解析: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学生龄虽小,但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侵犯其权利。题目中学校没收并销毁手机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故选择B。
[单选题]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就是以此为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的,为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故选择C。A项,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个人没有价值,不能作为教育的目的。B项,“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哲学基础是人性不变的哲学观,认为人性是美好的,而且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教育目的也是永恒不变的,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性,永恒不变的人性在于人的理性,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的理性。D项,教育目的的理论中,没有明确指出“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单选题]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之为( )。
首因效应
解析: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故选择B。A选项,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单选题]“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是一副贺寿对联,所贺寿主的年龄是( )。
50
解析:关于古代年龄的表述方法,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题干中的贺寿对联中“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中的“知命”指的是知天命。因此,寿主的年龄为50,C项正确。考点点拨:其他年龄的称谓:襁褓一不满周岁;黄口一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总角、孩提一幼年泛称;垂髫、始龀一童年泛称;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弱冠-20岁;花甲之年-60岁;古稀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耄耋之年-80—90岁;鲐背之年-90岁;期颐之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