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迷走神经受损 喉返神经受损 喉上神经受损 喉的炎症性疾病 喉肿瘤

题目:声音嘶哑的常见病因有()。

解析:喉返神经是支配喉声带运动的主要神经,受损后引起声音嘶哑最为常见。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的分支,当迷走神经在发出喉返神经这一分支前受损,会同时损伤其内的喉返神经束,引起声嘶。喉上神经受损临床上少见,偶有外伤等原因使该神经受损,声带张力减弱,引起音调变低。喉的炎症性疾病及喉的良、恶性肿瘤亦是引起声音嘶哑的常见病因。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类型为()。
  • 混合性呼吸困难


  • [单选题]组成电子喉镜的成像装置的是()。
  • CCD


  • [单选题]一婴儿出生后无哭声,有喉喘鸣,吸气时有轻度呼吸困难,直接喉镜检查见两侧声带之间有灰白色蹼状物。正确的处理是()。
  • 在直接喉镜下用喉刀或喉剪切除喉蹼

  • 解析:先天性喉蹼患儿,喉蹼较小者仅哭声嘶哑,无呼吸困难;喉蹼较大者出生后无哭声,有喉喘鸣,吸气时可有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者在直接喉镜下用喉刀或喉剪切除喉蹼;如无呼吸困难可待患儿长大后再处理;如为先天性喉隔或先天性喉闭锁引起严重呼吸困难,应立即用3mm的支气管镜快速穿破喉隔或闭锁膜,再辅以吸除分泌物,给氧和人工呼吸,以挽救患儿生命。

  • [单选题]某女性成人患者,发声频繁中断并有暂时性漏气,发声时伴有颈面部肌肉痉挛,面部表情怪异,但耳语、唱歌及哭笑时发声正常,喉镜检查见发声时双侧声带外展不闭合。应初步诊断为()。
  • 痉挛性发声障碍

  • 解析:痉挛性发声障碍为喉肌张力障碍致喉部发声运动紊乱引起的发声困难。分为两型:①内收型,较常见,其特征为发声时声带过度内收或闭合过紧,出现发声频率中断、失去连贯性,声音振颤,有挤压感,发声疲劳;②外展型,较少见,表现为发声时声带外展,发声频率中断及暂时性漏气;发声时常伴有颈面部肌肉痉挛,并呈面部怪像,或表现为颈静脉怒张,但耳语、歌唱、哭笑时发声往往正常。

  • [单选题]气管切开术后发生皮下气肿的主要原因为()。
  • 剥离气管前筋膜过多

  • 解析:剥离气管前筋膜过多,气体可沿气管前筋膜向下发展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轻者症状不明显,X线检查才能发现。重者呼吸短促,听诊心音低而远,叩诊心浊音界不明;X线可见纵隔影变宽,侧位像见心与胸壁之间的组织内有条状空气影。应于胸骨上方,沿气管前下区向下分离,将纵隔气体放出。

  • [多选题]引起急性会厌炎的常见疾病包括()。
  • 细菌感染

    吸入有害气体

    变态反应

    放射线损伤

    创伤


  • [多选题]临床上小儿急性喉炎的表现为()。
  • 逐渐加重的声嘶

    犬吠样咳嗽

    吸气性喉喘鸣

    吸气性呼吸困难


  • [单选题]吸气时间延长,吸气时空气不易进入肺内,胸腔内负压增加,出现三凹征()。
  • 吸气性呼吸困难


  • [单选题]剥离气管前筋膜过多可引起()。
  • 纵隔气肿

  • 解析:(1)~(5)气管切开时如过多分离气管前软组织,气管切口过长及皮肤缝合过紧,切开气管或插入套管时发生剧烈咳嗽均易致气体经切口进入颈部软组织中,沿肌肉、筋膜、神经、血管壁间隙扩散而达皮下形成皮下气肿。如剥离气管前筋膜过多,则气体沿气管前筋膜向下发展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如暴露气管时过于向下分离,则易伤及胸膜顶引起气胸。右胸膜顶较高,以儿童为著,较易受到损伤。也可因喉阻塞严重,胸内负压过高,剧烈咳嗽使肺泡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出血则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较多见,多因损伤颈前静脉、动脉与甲状腺等,术中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线头脱落所致;继发性出血较少见,其原因是气管切口过低,套管下端过分向前弯曲磨损无名动脉、静脉而引起大出血。如气管切开位置过高,损伤环状软骨,气管腔内肉芽增生,原发疾病未彻底治愈或套管型号偏大等可导致拔管困难。

  • 推荐下载科目: 耳鼻咽喉科题库 喉科题库 头颈部题库 心血管内科题库 气管和食管题库 麻醉科题库 普通外科题库 习题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