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要取得疗效至少要使用5天
题目:关于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依据与方法,不正确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休克病人的体位一般应采用()
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解析:以此体位可增加回心血量,心脑血管不易缺氧。
[单选题]女性,58岁,因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在8小时前做了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血压11.5/8.8kPa(86/66mmHg),脉搏118次/分。病人应取的体位是()
头部和躯干抬高30°,下肢抬高20°
[单选题]女性,51岁,急性化脓性胆管炎,B型超声波检查显示胆总管扩张、下端有结石数枚。血pH值7.30,脉搏124次/分,血压10.7/8kPa(80/60mmHg)。正确的治疗原则是()
经短期积极抗休克治疗后做胆总管引流术
[单选题]休克患者在应用胶体液时,下列不正确的是()
胶体溶液不包括明胶和羟乙基淀粉
[单选题]重度休克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依据中,不包括()
HCO3-<21mmol/L,pH<7.35,CO2CP、SB、BB、BE均降低,血清Cl-、K+升高
[单选题]高渗氯化钠(7.5%NaCl)用于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下列不正确的是()
凡有大出血者,立即应用
解析:高渗氯化钠有加重出血的可能性,故应在出血控制后应用。另外,高渗氯化钠与分子量7万的右旋糖酐伍用,即配成7.5%NaCl/6%右旋糖酐70的抗休克效果,以及对维持机体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血浆容量、氧耗量、脏器血流量及存活率均较好,其用量仅为乳酸林格液的1/10。但存在的缺点是右旋糖酐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并干扰配血。因此,必须在输注前即抽取血标本配血。
[单选题]女性,28岁。地震时被砖墙砸压致骨盆骨折,右下肢软组织广泛撕裂剥脱伤伴休克。救出后立即补液抗休克并紧急施行清创术。术后对患者的监测中,最能反映休克治疗效果的指标是()
尿量
解析:尿量是反映肾血流灌注情况的指标。尿少通常是休克复苏不完全的表现,应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尿量<20ml/h、比重增加者表明仍存在肾血管收缩和供血量不足;当尿量维持在30ml/h以上时,表明休克已得到纠正;血压正常但尿量仍少且比重偏低者,提示有急性肾衰竭可能。
[单选题]男性,10岁,头面部、四肢及会阴部火焰烧伤4小时,烧伤总面积50%,深Ⅱ度20%,Ⅲ度30%,烦躁不安,手足湿冷,心率160次/分,呼吸25次/分,伤后无尿。
解析:其他诊断均不能全面反映的特点与程度。
[单选题]男性,19岁。右腹股沟部被刀刺伤30分钟,在当地医院加压包扎后急转院。查体:脉搏触不清,血压40mmHg。神志不清,意识模糊,反应差,无尿。
解析:DIC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内凝血因子被激活,微循环内血栓形成,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导致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临床以出血、栓塞、脏器功能障碍、休克为特征的综合征。失血性休克是发生DIC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疑有DIC的患者,应测定血小板的数量、凝血因子的消耗程度及反映纤溶活性的多项指标。一般当下列5项检查中出现3项以上异常,结合临床上有休克及微血管栓塞症状和出血倾向时,便可诊断DIC:①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L;②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3秒以上;③血浆纤维蛋白原(Fbg)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降低;④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聚试验(3P试验)阳性;⑤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超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