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章学诚
题目:主张历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史德的学者是( )。
解析:唐代的刘知己提出历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此基础上提出“史德”。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遗忘就是将识记的信息完全丧失。( ) A.正确B.错误
解析: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提取失败说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单选题]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 )。
再认
解析:学生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是再认,回答填空和问答题时候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单选题]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思想家是( )。
韩愈
解析:韩愈的《师说》中提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单选题]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
关注学生阶段
解析:教师成长历程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由"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可知,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故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关注学生阶段。
[单选题]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自我效能感
解析:本题考查了自我效能感的定义。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的学习动机理论中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单选题]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解析:科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处在惩罚与报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只依据行为结果来判断对错,这一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单选题]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 )。
教师聘任制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故选择D。
[单选题]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方面都应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仿的表率、榜样和楷模。这一含义是由()决定的。
教师的教育对象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这就要求了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起好表率作用。故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