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低钙惊厥
题目:男婴,11个月。体重10kg,头围45cm,方颅,前囟1.5cm,平坦,今晨突然抽搐一次,持续1~2分钟缓解。当时测体温38.5℃,抽搐后即入睡。醒后活动如常。查血钙1.75mmol/L(7mg/dl),血磷45mmol/L(4.5mg/dl)。最可能的惊厥原因是()
解析:患儿有佝偻病体征,并且血钙明显降低,故应考虑为低钙惊厥,低钙惊厥常发生于婴儿期,而且和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故临床又称之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众所周知:婴儿期这一特殊的年龄段,由于维生素D摄入减少、内源性合成不足,以及生长速度过快所致的需要量增加等因素,低钙惊厥好发于冬末初春,是因为随着季节的转换,婴儿接受紫外线照射的机会增加,从而使内源性合成的维生素D的含量显著增加,导致了骨骼钙化加速而诱发了低钙惊厥,10个月在高热惊厥发生年龄段,但发作前均有发热,发作多在发热初期体温上升时。体温多大于39℃。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时最佳供血选择为()
O型红细胞,AB型血浆的混合血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病机制的记忆理解和应用,错答率较高。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重症黄疸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是由于母亲体内产生抗胎儿红细胞的抗体,这些抗体(Ig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与其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相结合,使红细胞在单核一吞噬系统内被破坏而发生溶血。大量溶血可造成严重贫血、心衰、高胆红素血缸症甚至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危及新生儿生命。本病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而胎儿为A或B型时,而母亲A型胎儿B型或母亲B型胎儿A型者发生率甚低。一般的溶血性黄疸可通过光疗及药物等措施逐渐缓解至治愈,但大量溶血造成严重贫血,或血胆红素达胆红素脑病警告阈值(342μmol/L)时必须采用换血疗法以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核黄疸发生,换出致溶血的抗体及同时纠正贫血。换血时选择的血液以不再引致溶血反应为最佳。供以换血的血,其血浆中应不含抗婴儿血型物质的抗体,且所供血红细胞不会被母体的抗体破坏,因此选用AB型血浆(不含抗A或抗B抗体)和O型红细胞(无A、B抗原)的混合血是最好的。错答者主要选错的答案依次为A、B、E,A选项中血型完全与新生儿一致是常规输血的要求,但在溶血病换血时不宜采用,因此时新生儿循环中仍有母亲转输的大量抗体,输入同型血会造成进一步溶血,加重黄疸,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不宜用与母亲ABO血型相同的血换血因为其一是与新生儿红细胞抗原不符,二是血中可能会有抗新生儿红细胞的抗体,其结果也是加重溶血。答了E用AB型红细胞加O型血浆的混合血来换血的学生应该是理解记忆错误,把O型红细胞加AB型血浆倒过来背了,只要思考分析一下便知道AB型红细胞对非同型血的受者均是异体抗原,会引致严重的输血反应,绝不能用于任何不同型输血。C选项中O型血在没有条件配制混合血时可用作溶血病的换血血源,但最好能先测定该血源中抗A抗B抗体的效价,尽量使用抗体滴度水平低的O型血,所用的血液应与母亲血清无凝集反应。按题意,O型血不是换血治疗时的最佳供血选择,故D是最佳选择。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诊断条件()
心肌炎和冠状动脉瘤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川崎病诊断的理解和掌握。错选率不高,主要错选答案是A,其次是B和D。本题是一道否定题,题目关键是"不是"和"诊断条件"二点,错选者主要在审题上。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感染和免疫反应异常有关,但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检查依据。川崎病的诊断也缺乏特异性诊断,只能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根据皮肤、黏膜和淋巴结受累的情况来判断。川崎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管周围炎、血管内膜炎或全层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在该病的早期,首先受累的是小血管和微血管,冠状动脉瘤和心肌炎虽是川崎病最严重的损害,但仅发生在少数病人,在诊断标准内并未将其作为必要条件。理解了这一点选出正确答案也就不困难了。错选答案A的原因可能是认为发热为非特异性症状,也非皮肤、黏膜和淋巴结损害的表现;因此误认为不必要。但是正好相反,川崎病是发热性疾病,持续发热是诊断该病的首要条件。错选B和D的原因主要是对诊断要点的理解和记忆不清。
[单选题]女婴,8个月,诊断为中度营养不良。开始供给热量每日应为()
A.230kJ/kg(55kcal/kg)B.300kJ/kg(70kcal/kg)C.340kJ/kg(80kcal/kg)D.375kJ/kg(90kcal/kg)E.420U/kg(100kcal/kg)
解析:中度营养不良供给的热量为165~230KJ。
[单选题]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指征,血清胆红素在足月儿至少应大于()
20mg/dl
解析:换血疗法:①指征:出生时有胎儿水肿、明显贫血(脐带血Hb342μmol/L(20mg/dl),早产儿体重1500g者>256μmol/L(15m/dl),体重1200g者>205μmol/L(12mg/dl)可考虑换血;凡有早期核黄疸表现者;②血源选择:Rh溶血病应采用Rh血型与其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或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的供血者;ABO溶血病可用O型红细胞加AB型血浆或用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③换血量:为150~180ml/kg(约为患儿全血量的两倍)。
[单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由骨样组织增生所致的骨骼改变为()
方颅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往往在生长最快的部位最明显,以颅骨改变为主,6月龄,表现为"方头",严重时呈鞍状或十字形。
[单选题]男,10岁,发热10天,体温38~39℃,刺激性咳嗽明显,胸痛。查体:双肺散在于鸣音,胸片:左肺下野淡薄片状阴影。
[单选题]7天男婴,出生时正常,不吃、不哭及体温不升1天,查体:反应差,皮肤轻度黄染并有花纹,呼吸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