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   创新是一个人人熟知的名字,但创新到底意味着什么?创新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在此需要先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创新。我们要想创新,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创新。我们有知道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知识。我们有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未解决的难题,没有证明的猜想,还没有达到的技术水平等等。但这些还不是全部。我们除了知道的东西,和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还有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科学研究不仅要把"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还要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的不知道",从而进一步把它们变成"知道"。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是最高层次的、最重要的创新。连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这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做这种科研便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成知道的不知道,就是提出问题。所以,科学更重要的创新就在于提出问题。要开拓新知识就要能够提出新问题。但提出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通常如果能把问题讲出来,说明它还是在以前知识的范畴内,也许还不是真正的新问题。真正的新问题常常连讲都讲不出来,因为它所针对的东西,从来没人见到过,也从来没人想到过,所以连名字都没有。我们连提问题的语言都没有,有问题也讲不出来。记得小时候曾经看过一个原始部落的故事,这个部落只有四个词是用于计数的:一、二、三、很多很多。当人们想要了解一群鹿的数量时,就会遇到讲不出来的情况。所以,要提出真正的新问题,就要让我们的想象自由奔驰,突破语言的束缚,突破数学的牢笼。当你感觉遇到了这类讲不出来的问题时,也许是一个信号:你挖掘到"大金矿"了,触碰到知识的一个新疆界了。这是令人激动的时刻,也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意境。在这种没有语言、没有数学的状态下,我们如何继续往前发展,如何做研究,如何进行思考?这就是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真正的科学创新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因为这些目标和方向连名字都没有。给这些目标和方向起名字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发明描写新知识的语言和数学也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只有当创新结束以后,我们才能把问题讲出来,把新知识讲出来。所以,真正的科学创新无法计划,无法造势,无法成为一个轰轰烈烈的重大项目。但作为一个进行创新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工作该如何开展?对个人来说,创新的内涵是制定美的标准。创新之前,大家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努力。这时每个研究人员都可能有自己对美的认知,都有看问题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慢慢地,会有一个人对美的认知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接受,从而成为美的标准,成为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这就是创新过程。科学创新和艺术创新是非常相通的。当然,科学创新还需要通过实验的检验。实验不认可的创新是不会被接受的。牛顿发现物体运动规律就是一个创新的例子。他意识到天上行星的运动和地上苹果的坠落实际上是同一种物理现象,可是当他想定量描写这些物体的运动时,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讲不出来。因为当时还没有描写非匀速运动的数学语言。所以牛顿又成了数学家,发明了微积分,使他可以写出他的物体运动定律。这也是一个物理发现出现在数学发现之前的例子。(摘编自文小刚《创新就是孩子的游戏》)   问题:   (1)文章所说的"创新"有几个层次?请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如何应对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请简要分析。(10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有( )。
  • 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加速个体发展

    具有延时价值

    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 解析: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有:(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规范,即个体社会化;(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即个体个性化;(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也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 [单选题]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教育重视( )。
  • 创新能力的培养

  • 解析: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 [单选题]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在教室的后面,教师运用了( )。
  • 惩罚

  • 解析:惩罚是增加一个厌恶刺激或减少一个喜欢刺激,目的是为了使事件发生概率降低。教师请调皮的学生站在教室的后面就是典型的惩罚例子。

  • [单选题]( )一般可以用来停抛物线较大的高空球和略高于膝的低平球。
  • 大腿停球

  • 解析:大腿停球一般可以用来停抛物线较大的高空球和略高于膝的低平球。

  • [单选题]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 )。
  • 发展学生能力

  • 解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给人家鱼吃,还不如教会人家钓鱼的方法。后人还经常引申:教人知识,不如教人学会得到知识的方法。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故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发展学生能力。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