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典型疟疾的临床表现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传染源是指()。
  • 病原体己在体内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动物和人

  •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学生对传染源概念的认识。预测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①选答"B","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和水"是属于传播途径的内容,应复习传播途径的方式;②选答"D","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和血制品"亦属于传播途径的内容,应复习传播途径的方式。要点病原体是指已在体内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动物和人。

  • [单选题]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遭到哪种非特异性免疫因素的作用()。
  • 吞噬细胞

  •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学生对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选答"A"、"B"、"D"、"E",这主要是对免疫应答的过程理解不熟悉,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牵涉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会首先遭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因子能直接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清除病原体。要点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牵涉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首先遭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单选题]下列哪项检查最常用于明确菌痢的诊断()。
  • 粪便培养致病菌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应用题。考核学生对确诊菌痢方法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错选"A",粪便中存在各种生理菌群,培养时可获阳性结果,这对菌痢的确诊并无帮助;②错选"B",说明对痢疾杆菌的致病机制不熟悉。痢疾杆菌很少侵入黏膜下层,一般不侵入血流,故极少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血液细菌培养常为阴性,不能排除菌痢;③错选"C",说明对协同凝集试验及其价值不了解。该试验有早期快速诊断的优点,但由于粪便中抗原成分复杂易出现假阳性反应,目前临床上尚未广泛应用;④错选"D",说明对痢疾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不了解。痢疾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菌,粪便涂片染色镜检难以发现。要点菌痢患者的粪便标本应接种于肠道杆菌选择培养基上行致病菌培养,药敏试验有助于抗生素的选用。

  • [单选题]对妊娠菌痢患者,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 头孢曲松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应用题。考核学生对抗生素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践应用能力。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错选"A",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并可导致早产儿及新生儿出现灰婴综合征,不宜用于孕妇;②错选"B",因四环素影响骨、牙生长,孕妇不适用;③错选"D",环丙沙星可影响骨骺发育,孕妇、儿童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④错选"E",说明对复方新诺明(SMZ-TMP)的不良反应不了解.TMP可能致畸胎,孕妇禁用。要点头孢曲松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毒副作用小,可选用。

  • [单选题]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传染性疾病是()。
  • 流行性出血热

  • 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带菌者和患者为传染源,病原菌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SARS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经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或家庭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感染,虫媒传播,垂直传播。霍乱以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经粪-口途径传播。细菌性痢疾以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经粪-口途径传播。

  • [单选题]患者,52岁,男性,广东省潮州市人。发热伴咳嗽、腹泻2月余。患者有血友病病史,经常输注浓缩Ⅷ因子10多年。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8.2℃,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喉充血,口腔见鹅口疮。双肺呼吸音粗,肝脾肋下无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3.5×109/L,红细胞为4.9×1012/L.血小板为114.1×109/L,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0.4x109/L。

  • [单选题]患儿,男,2岁,河南人。10天前随父母到广州,4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天前体温曾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卫生所急诊肌注退热针左侧下肢不能站立,针刺有反应,膝反射减弱。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8x109/L,分类计数N58%.红细胞为5.2×1012/L,血小板为183×10()/L。

  •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内科题库 传染科题库 内科题库 内科主要疾病题库 康复医学题库 皮肤科题库 社区卫生服务题库 精神科题库 中医科题库 全科医师习题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