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患者女,35岁。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2天,使用氨茶碱、沙丁胺醇,大剂量激素治疗无效。体检:呼吸浅快,口唇发绀,神志不清,双肺哮鸣音较弱,血气分析:PaO250mmHg,PaCO270mmHg进一步救治措施应为()。
  • 正确答案 :E
  • 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

  •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哮喘重度发作,一般治疗无效,已经发展为呼吸衰竭,应先通畅呼吸道,所以应行气管插管和正压机械通气。故选E。

  • [单选题]患者,男,24岁。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10年余,再发加重3小时。查体见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明显减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8次/分,可触及奇脉。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患者,男,24岁。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10年余,再发加重3小时。查体见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明显减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8次/分,可触及奇脉。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B
  • 支气管哮喘


  • [单选题]有关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气道高反应性(AHR)者均可诊断哮喘

  • 解析: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故A是正确的。变应原进人体内后,诱发机体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引起支气管哮喘。故C是对的。LAR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是气道炎症反应所致,故D是正确的。AHR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然而出现AHR者并非都是支气管哮喘,B是错的,故选B。

  •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胸闷2年,3天前受凉后咳嗽,咳少量脓痰,接着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并逐渐加重。体检:无发绀,双肺广泛哮鸣音,肺底部有湿啰音。表明气道阻塞具有可逆性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吸入沙丁胺醇后FEV增加率>15%


  • [单选题]预防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最有效药物()
  • 正确答案 :A
  • 糖皮质激素

  • 解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提高β受体拟肾上腺素类物的效应及活化腺苷环化酶和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的作用,能阻止白三烯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生成及释放和抑制免疫反应。目前,激素是预防和抑制哮喘者气道炎症反应及降低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高反应性的最有效药物。

  • [单选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最不适宜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早期强心利尿

  • 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有效地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合理氧疗,纠正呼吸衰竭,常能使心力衰竭得以纠正。经上述治疗无效或病情反复、严重心力衰竭者尚需用利尿剂、强心剂和血管扩张药。强心剂适用于感染已控制,呼吸衰竭已好转,利尿剂疗效差,心力衰竭不能纠正,或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不宜早期应用。

  • [单选题]消除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糖皮质激素

  • 解析: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主要有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和控制哮喘发作的药物。前者主要是舒张支气管,而控制哮喘发作的药物主要是治疗哮喘的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发作的最有效的药物,故选A。抗组胺药和色甘酸钠也可控制气道炎症,但不是最有效的。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

  • [单选题]患者男,42岁。间断喘息发作10年余,发作时口服氨茶碱可以缓解,曾行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对于该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是规律使用()
  • 正确答案 :C
  • 吸入糖皮质激素

  • 解析:从本题的描述中可知该患者是支气管哮喘,常用药物是吸入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可分为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长期稳定的最基本的治疗,是哮喘第一线的药物治疗。吸入激素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所用剂量较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迅速被灭活,全身不良反应少。故选C。

  •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发作性喘息6年,再发1天就诊。查体:T38.1℃.BP150/80mmHg,呼吸急促,咽红,双肺布满哮鸣音。WBC6.3×109/L,N7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D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解析:支气管哮喘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本题中患者有喘息病史,故最可能的诊断是支气管哮喘,而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加重,常有呼吸困难和喘鸣,伴有呼气流量降低。此时患者是哮喘的急性发作,故选D。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动脉粥样硬化题库 心理评估题库 医学免疫学题库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题库 甲状腺疾病题库 医学科研伦理题库 根尖周病题库 口腔解剖生理学题库 牙及牙槽外科题库 临床医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