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柳永
题目:教师在教授《饮酒(其五)》时,提到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拓者,并准备列举其他山水田园派诗人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山水田园派诗歌的特点,以下不适合的是()。
解析:柳永属于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啊”的变调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发音,下列发音不正确的是()。
真坏啊“啊”读“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啊”的变音。“啊”用在句末,由于受前面音节的最后一个音素的影响读音发生变化,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1)前一音节末尾是ɑ、o(不包括ao)、e、i、ü、ê,读ya“呀”。(2)前一音节末尾是u(包括ao、ou),读wa“哇”。(3)前一音节末尾是n,读na“哪”。(4)前一音节末尾是ng,读nga,写作“啊”。(5)前一音节末尾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i以及er,读ra,写作“啊”;(6)前一音节末尾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读作za,写作“啊”。故D项不正确。
[单选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施耐庵的《水浒传》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下列不属于分析对象的是()。
孙尚香
解析:孙尚香是《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
[单选题]学习《论语》中“诲女知之乎?”一句时,教师举例加深学生对此句的文言现象的理解。以下和例句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解析:题干中的“女”通“汝”,是“你”的意思。A项中“颁”通“斑”,是“花白”的意思;B项,“止”通“只”,“仅仅”的意思;C项,“亡”通“无”,“没有”的意思;D项中没有通假字现象。
[单选题]在文学名著阅读课上,教师对同学们说:《鲁滨逊漂流记》塑造了一个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并请学生们说说他们了解的其他名著。以下学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海底两万里》: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解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海底两万里》是科学与幻想之旅。
[单选题]教师为了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背诵程度,经常会出一些关于名言出处的问答题,“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出自哪部古代经典名作()。
《墨子》
解析:“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出自《墨子·公输》。
[单选题]学习了布封的《马》这篇文章,老师布置了以下作业:①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②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一题进行回答。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语文学习方式
解析:“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体现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A项正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侧面了解学生,让学生描述小动物,可以成为写作课的素材,B项正确。“选择其中一题进行回答”,赋予学生选择作业的自主权,营造出民主的学习氛围,D项正确。题中没有体现“合作”的学习方式,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