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细菌携带噬菌体后发生的性状改变,均称为溶原性转换

题目:有关噬菌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知识题、难度较大。要求考生掌握噬菌体对细菌的作用。噬菌体为侵袭细菌等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病毒。某种噬菌体与其对应的细菌具有特异性的溶菌作用,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裂解细菌形成噬斑或使液体培养基由混浊变为透明,因此可利用已知噬菌体对未知细菌进行鉴定和分型。此外,由于噬菌体的结构简单,基因数少,充当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噬菌体特异选择性侵入宿主菌即细菌携带噬菌体后,温和性噬菌体或称溶原性噬菌体的DNA可与宿主菌染色体的DNA(前噬菌体)发生整合,此过程称为溶原性转换。此外,以噬菌体为媒介,通过转导可将供体菌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也能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因此,细菌携带噬菌体使细菌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包括溶原性转换和转导两种情况。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以下出现幼稚化生骨小梁的是()。
  • 骨纤维结构不良

  • 解析:此题是关于骨纤维结构不良性质的分析判断题,考查考生对该病基本性质的掌握。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特点是受累的骨组织逐渐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替代,病变中含有数量不等的骨样组织或未成熟的骨小梁。镜下见纤维组织背景下有均匀分布、形态不一的骨小梁,这些幼稚的骨小梁彼此缺乏连接,无层板结构,纤细呈弓形或分支状,类似O、C、V、W等英文字母的形态。骨小梁的周围往往缺乏成排的成骨细胞,提示骨小梁结构可能由周围纤维组织化生而来。备选答案中其他选项的病变多属于骨质破坏性疾病,无骨小梁的增生。慢性增生性骨髓炎表现的是骨膜下骨组织增生,而本病为骨髓内的骨小梁增生,因此答案应选D。

  • [单选题]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均起作用的酶是()。
  • 磷酸甘油酸激酶

  • 解析:本题考核糖酵解和糖异生中的酶,旨在考查考生对糖代谢途径的掌握情况。在糖酵解反应中,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1,3-二磷酸甘油酸与3-磷酸甘油酸互变,反应可逆,因此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均起作用。丙酮酸激酶和葡糖激酶是糖酵解的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和果糖二磷酸酶是糖异生的关键酶,这些酶催化的反应均不可逆,不可能同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起作用。如果考生不知道磷酸甘油酸激酶,则可用排除法确定答案。糖酵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是大纲要求的,它们催化的反应均不可逆,不可能同时催化糖酵解和糖异生反应,只要掌握了糖酵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这道题就可以答对了。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C、D和E是错误的。

  • [单选题]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在病原体感染后迅速发生的免疫应答

  • 解析:本题为综合理解型题,考核对固有免疫的性质、诱导时间的理解。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96小时内)产生应答,发挥抗感染效应,因此正确答案选C。

  • [单选题]男,50岁。左腮腺肿物4年。肉眼见肿瘤大体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包膜较完整;剖面灰白色,可见浅蓝色区及半透明胶冻样区。此表现应见于()。
  • 多形性腺瘤

  • 解析:此题为多形性腺瘤病理变化的分析题,考查对多形性腺瘤肉眼变化的掌握。题干所给出的是多形性腺瘤较典型的肉眼表现。备选答案中的腺淋巴瘤不呈结节样外观,切面暗红色;基底细胞腺瘤、嗜酸性腺瘤和导管乳头状瘤切面多为实性,无浅蓝色表现。故正确答案应选B。

  • [单选题]扁平苔藓的病理特点为()。
  • 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 解析:本题是常见口腔黏膜病病理变化的题目。口腔扁平苔藓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上皮过度角化(以不全角化为主),上皮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沿上皮淋巴细胞浸润带。此浸润带是与其他口腔黏膜病相鉴别的重要参考,如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上皮改变与扁平苔藓相似,但固有层的炎症细胞浸润不是带状。所以答案应选C。

  • [单选题]最大开颌运动末期为()。
  • 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下腔的转动

  • 解析:最大开颌运动:如在打哈欠时的下颌运动就是最大开颌运动。此时翼外肌下头处于紧张状态,二腹肌出现强烈收缩,牵引下颌向下后方增大开口度至极限。此时髁突仍是只作旋转不作滑动,运动只发生在关节下腔。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起到限制髁突过度移动的作用。

  • [单选题]某小学,6月1次中午进食火腿汉堡包、粥、煮鸡蛋、炒空心菜、萝卜干,4小时后部分学生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缺乏,继而出现呕吐、腹泻、腹痛。个别有发热,体温38~40℃。引起学生食物中毒的可能病原是()。
  • 沙门菌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临床医学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题库 肾小球疾病题库 口腔流行病学题库 口腔预防医学题库 公共卫生伦理题库 口腔医师综合练习题库 肠道病毒题库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