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适用于“扶正祛邪并用”治法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正虚邪实但尚能耐攻

  • 解析:扶正与祛邪兼用—正虚邪盛,扶正易留邪,祛邪易伤正。

  • [单选题]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
  • 正确答案 :A
  • 误下伤脾,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血脉不和,经络不通

  • 解析:【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释义】误下伤脾,脾伤运化失职,气机壅滞则腹满;血脉不和,经络不通则腹痛,因病位在脾,故曰“属太阴也”。然此虽属太阴,却与太阴病本证不同,彼为脾阳不足,寒湿内盛所致,故除见腹满时痛外,更见食不下,呕吐,下利等,当用理中汤治疗;而本证仅见腹满时痛,余症不显,为脾伤气滞络瘀所致,故治以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方用桂枝加芍药汤。

  • [单选题]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治宜
  • 正确答案 :B
  • 大承气汤


  •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主治寒实腹痛,所见发热症的机理是
  • 正确答案 :D
  • 寒实内结,阳气郁滞,营卫失调


  • [单选题]脏躁病的见证是
  • 正确答案 :B
  • 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 [单选题]下列除哪味药物外,均是妊娠禁用药物
  • 正确答案 :B
  • 桃仁

  • 解析:妊娠用药禁忌   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慎用与禁用两大类。   慎用的药物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禁用的药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 [单选题]虎杖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B
  •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 解析:虎杖   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淤止痛,化痰止咳

  •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茜草

  • 解析:茜草   功效: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 [单选题]蟾酥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D
  •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 解析:蟾酥   功效: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 [单选题]下列哪味是治疗梅毒的药物
  • 正确答案 :C
  • 轻粉


  • [单选题]以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朱砂安神丸

  • 解析:归脾汤功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酸枣仁汤功用补肝益血,清热定魂。 朱砂安神丸功用清热养血,重镇安神。 当归六黄汤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天王补心丹功用滋补心阴,养血安神。

  • [单选题]苏合香丸配伍诃子的用意是
  • 正确答案 :A
  • 敛气护正

  • 解析:方中苏合香、冰片、麝香、安息香、青木香、香附、白檀香、丁香、沉香、荜茇,芳香开窍醒神,行气解郁化浊,散寒止痛。心主血,以熏陆香活血化瘀,芳香解毒。气主动,以白术健脾益气。辛散耗气,以诃子固守敛气,助白术扶助正气,兼防芳香辛散太过。水牛角清心解毒,兼防辛温燥化。朱砂重镇安神,并制约温燥芳香太过。诸药配伍,以奏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之效

  • [单选题]“寒热”是
  • 正确答案 :D
  • 辨病性的纲领

  • 解析:寒热   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 [单选题]除下列哪项外均可作为监测全麻肌松下麻醉深度的客观参考指标?(  )
  • 正确答案 :A
  • 脑电图

  • 解析:全麻肌松情况下,全身的平滑肌均处于松弛状态,麻醉深度的客观参考指标可以用病人是否有体动反应、听觉诱发电位、血浆药物浓度和食管内压力等来评估,但脑电图一般无明显变化。

  • [单选题]"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依据的阴阳关系是
  • 正确答案 :D
  • 对立制约

  • 解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并非平静地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相互调控地发生着相互作用。正是由于阴阳的这种不断对立和制约,才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并维持着事物发展的动态平衡。

  • [单选题]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C
  • 尿毒症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9] 消化内科学(中级)[代码:306]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肿瘤内科学(中级)[代码:341] 超声波医学(中级)[代码:346] 病理学(中级)[代码:351] 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