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患者男,32岁,打羽毛球时被同伴的球拍击中右眼,右眼红痛、视力下降。6小时后右眼视力下降更明显,眼痛加剧伴同侧头痛,自觉恶心,呕吐一次。VodFC/30cm,加镜不能矫正视力,Vos1.5。眼部检查:右眼睑红肿、皮下瘀血,结膜混合充血(++),未见巩膜创口,角膜上皮雾样水肿、基质层水肿、后弹力层皱折(++),前房轴深约3CT、房水呈血性、下方血性液平3mm,瞳孔圆形、直径5mm,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隐见视盘,未能看清黄斑和视网膜细节。左眼眼部检查未见异常。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对于病原体不明的细菌性角膜炎,首选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是()
头孢菌素联合喹诺酮类
解析:对于细菌性角膜溃疡,抗菌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清除病原菌,目前没有一种抗菌药能对所有细菌起作用,因此使用广谱抗菌药在初诊病例中有较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细菌性角膜炎首选用药是5%头孢呋辛(eefuroxime)+1.5%庆大霉素(gentamycin),1993年以后改为使用0.3%氧氟沙星(ofloxacin)。近年来推荐使用5%头孢唑林(cefazolin)+1.3%~1.5%妥布霉素(tobramycin)或头孢唑林+喹诺酮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对结膜炎渗出膜中的真膜描述错误的是()
可完整去除,其下的结膜上皮保持完整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真膜和假膜的鉴别点,通常结膜炎中的真膜或假膜,由脱落的结膜上皮细胞、白细胞、病原体和富含纤维素性的渗出物混合形成。真膜是严重炎症反应渗出物在结膜表面凝结而成,累及整个上皮,强行剥除后创面粗糙,易出血。而假膜是上皮表面的凝固物,去除后上皮仍保持完整。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
[单选题]有关Peter’s异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病变累及中央角膜,表现为双眼角膜混浊
[单选题]下述哪项特点对诊断细菌性角膜炎最有意义()
出现大量的黏液脓性分泌物
解析:该题测试考生掌握细菌性角膜炎鉴别诊断能力。A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真菌或棘阿米巴等角膜炎,B更符合单孢病毒性角膜炎,C是真菌性角膜炎的特点,D在任何严重的角膜炎均可出现。A~D均为干扰答案。而大量黏液脓性分泌物是细菌性角膜炎的典型特点。因此,答案为E。
[单选题]下述疾病中,最不容易引起角膜带状变性的是()
老年性白内障
解析:A、B、C、D四种眼病的严重病例,尤其是疾病的晚期均可发生角膜带状变性,而老年性白内障可通过手术得到很有效的治疗,但老年性白内障过熟期可引起晶状体性青光眼和葡萄膜炎,也有发生角膜带状变性的可能,但可能性小。
[单选题]者女性,32岁,左眼发作视力模糊1天。既往有2次类似发作。Vos0.7,左眼压40mmHg,左眼无明显充血,角膜轻度雾状水肿,羊脂状KP5粒,前房轴深4C.T.,房水闪辉(±),瞳孔4mm×4mm,晶状体透明。正确的诊断应该是()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解析:该题是临床综合分析题。患者为中青年人,有疾病反复发作史。患眼充血轻微,眼压高伴有角膜水肿,羊脂状KP,房水闪辉轻度,瞳孔略大无后粘连。应为青睫综合征。
[单选题]患者,女性,43岁,因右侧颅内神经胶质瘤接受放疗后出现右眼红,角膜旁中央下方见片状角膜上皮缺损,荧光素染色阳性,诊断为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戴用软性接触镜促进角膜缺损灶的愈合
解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为三叉神经遭受外伤、手术、炎症或肿瘤等破坏时,失去神经支配的角膜敏感性下降以及营养障碍,对外界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减弱,因而角膜上皮出现干燥及易受机械性损伤。治疗措施包括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和眼膏保持眼表湿润,用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等预防感染,羊膜遮盖、戴用软性接触镜或包扎患眼等促进角膜缺损灶的愈合。药物治疗无效可行睑缘缝合术或用肉毒杆菌毒素A造成暂时性上睑下垂保护角膜,减少泪液蒸发,防止眼表干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颞侧近外眦部球结膜下,见黄色、质软的光滑肿块,活检见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最可能的诊断是()
结膜皮样脂肪瘤
解析:样脂肪瘤是常见的眼部良性肿瘤,多见于颞上象限近外眦部的球结膜下,呈黄色、质软的光滑肿块。一般不需治疗,如生长扩大影响美观,可考虑部分切除,后部切除要谨慎,其与眶脂肪相连,手术可能会引起眼眶紊乱等并发症。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不会引起睑球粘连、瘢痕性睑内翻倒睫等并发症的是()
春季角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