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下腔的转动与上腔的滑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
题目:大开颌运动为()。
解析:大开颌运动:指非用力的自然大张口运动,上下切缘之间为37~45mm开口度。开口超过一定限度时,髁突带动关节盘沿关节结节的后斜面向前下方滑动。在盘突复合体滑行过程中,髁突继续向前方旋转,关节盘则稍向后方旋转。因此大张口运动是同时发生在关节上下腔,同时有旋转和平移相结合的复杂运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勒-雪病(Letterer-Siwedisease)中病变的实质细胞是()。
朗格汉斯细胞
解析:此题为关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分析应用题。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朗格汉斯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肿瘤性增生性疾病。由于病变累及范围及程度不同可表现为慢性局限型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慢性播散型的汉-许-克病(Hand-Schuller-Christiandis-ease)和急性播散性的勒-一雪病。因此正确答案应选E。
[单选题]牙尖交错时,如果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沟的远中,这种咬合关系称为安氏()。
Ⅲ类
解析:在牙尖交错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称为中性,若有错位者,称为安氏Ⅰ类错(AngleⅠ类错);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近中,称为远中错,或AngleⅡ类错;反之,如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则称为近中错,或AngleⅢ类错。
[单选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感染的细胞是()。
CD4+T淋巴细胞
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知识题。要求考生掌握逆转录病毒HIV的致病引起免疫缺陷的机制。CD4分子是HIV的主要受体,CD4+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后作用的靶细胞。CD4+T淋巴细胞在人体免疫中起关键作用,HIV感染直接杀伤CD4+T淋巴细胞,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
[单选题]补体激活后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是()。
C5b-9
解析:本题为综合理解记忆型题目,考核膜攻击复合物的概念和组成成分。参与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终末过程的组分及活化过程相同:C5转化酶(C3bBb3b或C4b2a3b)将C5裂解为C5a、C5b;C5b可与C6、C7结合成C5b-7,暴露膜结合位点,与附近的细胞膜非特异性结合;结合于膜上的C5b-7可与C8结合形成C5b-8,可促进C9聚合,形成C5b6789(C5b-9)复合物,即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attackcomplex,MAC)。插入细胞膜的MAC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因此唯一答案是D。
[单选题]参与DNA转录的酶是()。
RNA聚合酶
解析:主要考核考生对参与DNA转录的酶的理解及区分其他酶的作用。参与DNA转录的是RNA聚合酶,以合成RNA。而DNA聚合酶参与DNA合成;DNA连接酶是在DNA复制过程中连接冈崎片段;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核酶主要催化RNA的水解。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