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①④

题目:“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解析:材料中说“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所以①正确;“比”“从”“北”“化”四个字的结构反映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正确;②③与题意无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对俗语、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②③

  • 解析:辩证的否定观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并未体现辩证的否定观,良言和恶语是两种事物,并不是发生在事物内部,故①错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体现的是度的概念,故④错误。“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蕴含的哲理正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故②正确。③也不难理解,为正确项。故本题答案选D。

  • [单选题]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 解析: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二分法,故B正确。

  • [单选题]李某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
  •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解析:从材料中“盲目听从”可以看出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故A项应选,B、C两项观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及情境问题解决题库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题库 第二章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题库 学科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第四章 生活与哲学题库 美术教学评价的应用与反思题库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概述题库 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高级中学思想政治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