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题目:关于急性妄想发作,以下哪项不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面关于精神分裂症概念演变哪项是正确的()
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
解析:精神分裂症概念的由来按照时间顺序是:法国Morel(1857)建议将无外界原因而在青年发生的精神衰退的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Hecket(1871)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1896年德国克雷丕林认为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最后以衰退而告终,命名为"早发性痴呆"。布鲁勒提出疾病多发生在青年,并非皆以衰退而告终,建议命名为"精神分裂症"。
[单选题]以下哪种药物较易引起白细胞减少()
氯氮平
解析:氯氮平和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有三点不同: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少;②高催乳素血症引起的内分泌和性功能障碍较少;③流涎、镇静、心动过速、低血压、抽搐和粒细胞缺乏症较多,这也是氯氮平临床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比较,以下哪项错误()
对认知症状的改善,两种药物差不多
解析: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受体作用以D2为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受体作用广,一般作用于5-HT2受体比作用于D2受体要多。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靶症状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靶症状广。一般认为,对认知症状的改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差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EPS反应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明显。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有效剂量一般较小。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有效剂量一般较大。
[单选题]某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治疗后症状缓解,自知力部分恢复。家属询问继续服药的时间;下列哪项答复合适()
不少于1年
解析:急性期治疗后,则进入巩固期治疗,疗程至少3~6个月,再进入维持治疗期。维持治疗旨在减少精神分裂症复发或症状波动。药物的维持剂量为最小有效剂量,减药过程需缓慢。首发患者维持治疗的时间一般在症状缓解后不少于1年,如果在一年的维持治疗时间内症状缓解彻底,病情无波动,自制力恢复,可以实行逐步减药或停药,但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复发的可能性及复发的早期症状,如有异常,立即与医生联系。如患者系复发,维持治疗时间要求更长。
[多选题]下面有关思维的联想过程哪些方面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最具有特征意义?()
连贯性
逻辑性
[单选题]青年男性患者,近半月来常自言自语,侧耳倾听,说有人说他工作能力差,表现不好,他常回答"我工作能力比谁都强","我表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