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1岁零6个月男婴,因间断咳嗽1周就诊,每日呕吐1~2次胃内容物。患儿是第一胎足月顺产儿,生后母乳喂养至今,未添加辅食。平时易患"肺炎、肠炎"。查体:精神萎靡,营养差,体重5.9kg,身长75cm,前囟已闭,心肺(-),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消失,四肢肌张力低下,活动尚可,神志尚清。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衡量营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
体重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营养水平评价方法和指标的掌握。该题错选率不甚高,常见错误在于选C身长,其次为E,个别选择D。答对这道题除了解营养与不同体格测量指标关系外,还应了解各指标在判断生长发育中意义。儿童的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成年体格,而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能较敏感反映儿童的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在体重、身长(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等众多的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指标中,体重特别重要,因为在营养紊乱时往往首先影响小儿体重的增长速度。例如,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时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体重不增,随之体重下降,久之身高(长)也低于正常。因此,早期评价营养水平以体重最为重要。反之,营养正常的矮小者其体重对其身高而言是相应匀称的。错选C身长者未充分认识到身长的改变要迟于体重的规律。至于前囟和头围的大小则主要反映脑和骨骼的发育,而与营养水平无直接关系;同样,上下部量是反映身体各部分比例的指标,用于判断异常生长的类型,作病因诊断参考,如在未治疗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骨软骨疾病(软骨发育不良)以及下肢病变为主的疾病(如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等才出现异常,而与营养水平无关,因此学生容易排除此项。
[单选题]除外哪一项,均为低渗性脱水的特点()
黏膜干燥,口渴严重
解析:这是一道应用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低渗性脱水的主要临床特征的掌握程度。本题难度不大,答错率约为15%,错选选项分布较为平均。发生低渗性脱水时,电解质(主要为钠、氯等)的丢失量比水多,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临床上一般以血钠浓度评判,血清钠低于130mmol/L伴脱水时为低渗性脱水。由于渗透压的差异,水分从低渗的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血容量下降,而细胞内则水过多,细胞(包括神经细胞)水肿。因此,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低渗性脱水病情较等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严重。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是降低的,渴感并不显著(血钠高时兴奋渴中枢)。低渗性脱水常见于营养不良伴慢性腹泻时,以及纠正脱水过程中电解质补充不足。一些大面积烧伤的患儿或因其他疾病长期使用利尿剂者也可因电解质大量丢失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选取的是"除外哪一项"。从上文分析可顺理成章地看出:A项的表述是低渗性脱水的基本改变,B项低渗性脱水主要为细胞外液减少显然也是对的。D项易出现休克为低渗性脱水时最值得警惕的情况.其实此项与B项是一脉相承的。E项符合营养不良时,脱水最常为低渗性。C项中的黏膜干燥,口渴严重,是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为应选答案。低渗性脱水的特点为常考题材,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本题仍有少数考生答错,除了部分考生是对此并未掌握外,尚有部分是因为未领会题意而选错。如A项是显而易见的,D项也是课堂上和课本中一再强调的,如果未注意到题中要求的是选取"除去哪一项"而匆匆作答,则选错就在所难免了。
[单选题]对单纯性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是()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肾病综合征治疗措施的理解以及对疗效判断标准的掌握。错选率约20%。主要错选答案是A和D,少数选E。应先分析题目要求是"最有效"的,因此必须是主要治疗,而非对症或辅助治疗。怎样才算是最有效的治疗呢?从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分析可知,肾病综合征是与细胞免疫有关的疾病,其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肾小球基底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以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高度水肿。病情的轻重判断主要取决于尿蛋白量的多少,疗效的判断标准也是按尿蛋白的水平,这在教材上也明确列出。因此,能够调整免疫、减少蛋白尿的治疗才是最有效的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均有以上作用。教材上指出在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可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但这并不是说疗效最佳的是免疫抑制剂,而合用是作为二线的考虑。同时,免疫抑制剂一般须与皮质激素合用才能起效,疗效最佳的仍然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理解了这一点也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也就不会错选答案E。错选答案A和D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水肿是很特征的表现,治疗好转时水肿即消退,因而认为消肿利尿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混淆了对症治疗和主要治疗措施的界限。事实上,消肿利尿治疗并非根本性的治疗,水肿程度也不作为治疗疗效的判断标准。
[单选题]患儿,男,生后8个月,一直母乳喂养,喜啃煤渣,易怒,皮肤黏膜苍白,红细胞中央浅染,其主要原因()
铁摄入不足
解析:这是道应用题,相对不难,错答的不多。本题考核2个层面,第一是诊断,第二是病因诊断。皮肤黏膜苍白,红细胞中央浅染提示有低色素性贫血。病因诊断:题目提示该患儿有喂养不当史,母乳中含铁量不能满足正常需要,生后4个月胎儿期的贮存铁耗尽,故应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否则会发生缺铁性贫血。题目提示有异食癖等缺铁表现,而又未示有呆滞、智力落后等情况,因此可除外E维生素B1:缺乏而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答案中A、B、C、D均是缺铁性贫血的原因,结合年龄可予以选择,D先天性储铁不足所致的缺铁性贫血多发生于4~6个月前;C铁丢失过多是由于肠息肉、钩虫、消化道溃疡等慢性失血引起铁的丢失,故C、D均可排除;而A生长发育快是所有婴幼儿的共同特点,也是该年龄段易患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但如能正确喂养即可避免,因此A、B的选择应再审题;题目明确给出喂养不当的病史,因此答案是明确的。
[单选题]有关室间隔缺损正确的说法是()
X线显示右心室、左心室甚至伴左心房的增大
解析:室间隔缺损的表现,A选项正确。B选项,应为主动脉弓缩小。C选项,室间隔缺损可有肺门"舞蹈"。D、E选项,正确应为胸骨左缘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稍增强。故选A。
[单选题]鉴别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最有意义的是()
糖、氯化物是否降低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
上皮细胞增生
[单选题]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是属于变态反应的()
Ⅳ型
[单选题]血清铁与血清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值称为()
血清铁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