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D、减少2.1万元
题目:某公司目前的信用条件n/30,年赊销收入3000万元,变动成本率70%,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0%,为使收入增加10%,拟将政策改为“2/10,1/20,n/60”,预计有60%会在第10天付款,15%的客户在第20天付款,其余客户在信用期付款,一年按360天计算,则改变政策后会使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解析:改变政策后平均收账期=10×60%+20×15%+60×25%=24(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1+10%)/360×24=220(万元)。原有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360×30=250(万元),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的增加额=(220-250)×70%×10%=-2.1(万元),即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减少2.1万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公司在对是否改变信用期间进行决策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D、公司的所得税税率
解析: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公司在对是否改变信用期限进行决策时,要考虑的因素有收益的增加、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的增加、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其中计算收益的增加时需要使用变动成本率,计算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的增加时需要使用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计算坏账损失时需用使用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率,所以本题答案选择D项
[单选题]某企业采用随机模式对现金持有量进行控制,当现金持有额达到上限时,企业要投资10万元于有价证券,企业认为无论何时其现金余额均不能低于2万元。若企业目前的现金余额为17万元,则需要投资有价证券()万元。
10
解析:H-R=2(R-L),所以R-L=5(万元),因为L=2万元,所以R=7万元,由于H-R=10(万元),所以H=17万元。企业目前的现金余额为17万元,达到了上限,所以需要投资有价证券10万元。
[单选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20天,存货周转天数减少10天,现金周转天数不变,则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将()。
增加10天
解析:流动资产周转天数=现金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因此,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20天,存货周转天数减少10天,现金周转天数不变,将导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增加10天。
[单选题]某公司根据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确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为1000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10%。在最佳现金持有量下,该公司与现金持有量有关的总成本为()元。
10000
解析: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下,现金的使用总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达到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即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现金使用总成本=2×机会成本,所以,本题与现金持有量有关的总成本=2×(100000/2)×10%=10000(元)
[多选题]确定企业的信用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收账费用
存货数量
现金折扣
解析: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由此可知,选项D是答案: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此时需要考虑收账费用、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以及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等,而计算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以及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时,按照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作为利息率,所以,选项A、B、C也是答案。
[多选题]研究保险储备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使缺货或供应中断损失和储备成本之和最小。需要考虑()。
单位缺货成本
单位储存变动成本
交货期
存货年需求量
解析:保险储备的储备成本=保险储备量×单位储存变动成本,所以选项B是答案;缺货或供应中断损失=单位缺货成本×一次订货缺货量×年订货次数,所以选项A是答案;年订货次数=存货年需要量/经济订货量,所以选项D是答案;计算"一次订货缺货量"时需要知道交货期内的平均需要量,所以选项C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