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题目: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解析: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是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唯一的检验标准是实践,即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正确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
  •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 解析:题干含义是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为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这句古话体现的是中庸和适中的意思,我们常说“过犹不及、不能走极端”就是上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对立双方里面,不能走极端,而要找到中庸之道,也就是说要找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 [单选题]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 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哲学的理解。哲学揭示的是关于世界的一般规律,A项错误。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B项错误。哲学源于实践,但C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D项揭示了哲学的作用,是正确的。

  • [单选题]“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 ②④

  •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正是反映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②④正确,①错误。③材料未反映。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题库 第二章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题库 第五章 法学基础理论题库 学科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第六章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题库 高级中学思想政治(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评价(综合练习)题库 第三章 文化生活题库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概述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