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大教学论》
题目: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解析: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教育论》的作者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对学生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这句话主要强调了素质教育的( )特点。
发展性
解析: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和未来性。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
[单选题]学生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边飞过,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作( )。
无意注意
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注意。故可知正确答案为B。
[多选题]下列关于无意注意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正确的是( )。
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简洁流畅、抑扬顿挫、快慢适中
适时地体现直观教具,用感性形象吸引学生
教室内部布置简朴整洁
教师的服饰要适宜
解析: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的方法:(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背景材料必须淡化;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这可以有效地减弱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分散。
[单选题]( )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布鲁纳
解析: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故选择B。A选项,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系统论述了强化理论,提出了程序教学法。C选项,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一顿悟说。D选项,加涅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有关研究,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具体说明了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流程。他还提出了学习的层次和结果并作了分类,并主张学习应该严格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层级顺序来进行,学习任何一个内容之前都要先学习作为其基础的更前提性的内容。考试便是这一阶段的常用手段。
[单选题]每次上新课前,老师都会预设问题激发学习,并让学生预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定律"中的( )。
准备律
解析:桑代克的"试误说"有三个重要的学习定律,分别是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题干中提前预习,符合准备律的特点。
[单选题]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是( )。
道德行为
解析:道德结构包含四种成分,其中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多选题]教学就是教师教的活动。
[多选题]材料:小明和小罗今年高三,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在处理问题的认知风格方面有较大差异。小明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常常利用个人经验独立地对其进行判断,喜欢用概括的与逻辑的方式分析问题,很少受到同学与老师建议的影响。而小罗遇到问题时的表现则与小明相反,他更愿意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并以他们的建议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另外,他还善于察言观色,关注社会问题。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小明和小罗的认知风格差异。(10分)(2)假如你是他们的老师,如何根据认知风格差异开展教学?(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