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农业发展资源中,发展速度最慢的是()。
  • 正确答案 :C
  • 人才资源

  • 解析:农业发展资源包括各种社会资源。按其发展速度排列,一般顺序为:信息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等。其中发展速度最慢的是人才资源。

  • [单选题]大部分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和可循环使用的,只要利用合理,就可永续利用,这反映了农业自然资源的()。
  • 正确答案 :A
  • 持续性

  • 解析:农业自然资源的持续性表现为,大部分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和可循环使用的,只要利用合理,就可永续利用。但如使用不合理或不加保护,就可能使之受到破坏,导致生产能力急剧下降。

  • [单选题]实际利用的农业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比率是()。
  • 正确答案 :A
  • 农业劳动力利用率

  • 解析:农业劳动力利用率指实际利用的农业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比率。它反映一定时期劳动力的利用程度。在劳动力总量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农业劳动力利用率越高,劳动力利用得越充分,生产的社会财富总量就越大。

  • [多选题]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环节是指()。
  • 正确答案 :ABD
  • 农业布局

    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区划


  • [多选题]我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为()。
  • 正确答案 :ABC
  • 扩大农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

    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建设


  • [多选题]我国水资源的概况有()。
  • 正确答案 :ACDE
  • 总量较大,人均水量低

    地区分布不均衡

    时间分布很不均衡

    水、土组合不均

  •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概况为:①总量较大,人均水量低;②地区分布不均衡,总趋势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③降水时间分布很不均衡,有夏秋丰富、冬春贫乏的特征;④水、土组合不均,形成了少部分土地集中了大量水资源,而大部分土地却极度缺乏水资源的局面。

  • [多选题]关于人口状况对经济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BCD
  • 人口的超高速增长促使劳动力绝对过剩,并形成农业的潜在失业

    人口过少、密度过小,会延缓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过多、密度过大,会破坏资源,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 解析: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增长相当部分被农业人口的增长所抵消,结果必然影响农业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发展。人口超高速增长促使农业劳动力更加绝对过剩,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增长,并形成农业人口的潜在失业。人口过少、密度过小,则使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结果延缓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过多、密度过大,则必然出现掠夺式经营,使资源遭到破坏,导致社会经济不能顺利发展。

  • [多选题]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原则有()。
  • 正确答案 :ABCD
  • 经济效果与生态效果相统一

    因时、因地制宜

    短期、长远利益兼顾

    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关系

  • 解析: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原则有:①因地、因时制宜,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最基本的原则;②经济效果与生态效果相统一的原则;③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的原则;④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关系的原则。

  • [多选题]评价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效果常用的指标有()。
  • 正确答案 :ABC
  • 农业自然资源生产率

    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 解析: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要占用和耗费一定数量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而且还要占用和耗费一定数量的农业自然资源。因此除应进行利润核算以外,还应采用其他核算指标考核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果,常用的指标有:农业自然资源生产率、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等。

  • [单选题]某地区有甲、乙、丙三块土地,其中甲地块为优等地,乙为中等地,丙为末等劣质地。有三位土地经营者分别以不同的租金租用了这三块土地(两年)。第一年,三位经营者分别投入了50万元(注:这三块土地的面积是相同的),则甲、乙、丙三块地的产出分别为150万元、120万元、100万元;第二年,三位经营者仍继续分别投入50万元,甲、乙、丙三块地的产出分别为170万元、140万元、110万元。若丙地块两年的租金为80万元,回答下面各题。
  • 正确答案 :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初级房地产经济题库 初级金融专业题库 初级工商管理题库 初级财政税收题库 初级商业经济题库 第四章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题库 第三章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题库 第一章农业资源题库 第二章产品区域布局与农业产业结构题库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