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出现高热、休克,可伴有血红蛋白尿

题目: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急性发作与慢性溶血不同之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 抗血小板抗体产生

  • 解析:ITP发病机制有:①免疫因素:ITP患者中,NK细胞的数目正常但其活性降低,它与ITP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一起,导致了B细胞分泌抗体,从而引起了血小板的破坏。②遗传因素。③血小板抗体。④雌激素的作用:慢性型多见于女性,青春期及绝经期前易发病,妊娠期有时复发,可能是由于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及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对抗体结合血小板的清除能力所致;对小鼠的研究发现雌激素可明显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能力。⑤毛细血管脆性增高可加重出血。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既作为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首选药物,又可用于治疗阵法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药物是()
  • 肾上腺皮质激素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现是()
  • 发热


  • [单选题]下列关于溶血性贫血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代偿能力


  • [单选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检查特点是()
  • t(9;22)(q34;q11)


  • 推荐下载科目: 呼吸系统疾病题库 各论题库 泌尿系统疾病题库 药理学(综合练习)题库 消化系统疾病题库 中西医结合内科题库 气血津液题库 相关卫生法律法规题库 防治原则题库 常用诊疗操作技术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