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单纯肿瘤摘除术
题目:女,38岁。发现左耳垂后下肿物3年余,生长缓慢,近来生长加快。检查触诊可及直径约3cm类圆形质硬肿物,活动,与皮肤及腮腺基底均无粘连,表面有结节感。关于该患者的治疗错误的是()。
解析:此题属专业知识与理论试题,测试考生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治疗原则的掌握情况。该题首先考查考生对腮腺区肿物良、恶性的判断,然后是考查考生是否可判断出该肿物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可能性大。诊断正确后则应该知道腮腺多形性腺瘤单纯肿瘤摘除术是错误的,因腮腺多形性腺瘤为临界性肿瘤,包膜不完整,如行单纯摘除术易造成术后复发。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最易进入上颌窦的断根是()。
第一磨牙腭根、第二磨牙近中颊根
解析:此题是专业知识概念与理解试题,考查考生对局部解剖及拔牙术中并发症的理解。上颌窦的大小变异较大,窦底与牙根的关系多种多样:有的牙根与窦底之间有较厚组织;有的窦底黏膜直接与牙根相邻。拔牙时牙根进入上颌窦者,以上颌第一磨牙腭侧根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最常见,拔牙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单选题]在半可调架上完成全口义齿人工牙排列后,发现前伸时前牙接触而后牙不接触。此时正确的调整方法是()。
增大补偿曲线曲度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全口义齿平衡理论(五因素十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前伸平衡是指前伸髁导斜度、前伸切导斜度、补偿曲线曲度、牙尖工作斜面斜度和定位平面斜度五因素保持平衡关系。其中前两者分别与后三者之间成正变关系;前两者之间成反变关系。前伸髁导斜度虽然与其他四因素存在正、反变关系,但对于某个患者个体来说,前伸髁导对应于患者的前伸髁道,是不能改变的,调整平衡时改变前伸髁导斜度是错误的。因此可先排除选项A、B。前伸时前牙接触而后牙不接触,说明切导斜度过大,继续加大前伸切导斜度是错误的,选项E也可排除。前伸切导斜度与补偿曲线曲度成正变关系,当前伸切导斜度变大时,可通过加大补偿曲线曲度来保持前伸平衡。因此选项C错误,只有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