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题目: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大的是()。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④不断分离出生成物⑤加入MnO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大”,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对于纯液体和固体不适用;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只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有作用,且改变容积必然引起浓度的变化;④不断分离出生成物反应速率减小或不变;⑤MnO2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2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一定为6NA

  • 解析:A项,1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氯气全部得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但氯气和水反应时既得电子也失电子,错误;B项,pH=12的Na2CO3溶液中氢氧根是由碳酸根部分水解得到,含有Na+的数目无法判断,错误;C项,12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由于基本构成都是碳原子,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质子总数一定为6NA,正确;D项,常温常压下,22.4L不是1mol,无法判断,错误。故选C。

  • [单选题]2009年2月25日,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兽首“鼠首”和“兔首”铜像被中国商人拍得。普通铜器时间长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这两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年后看上去依然熠熠生辉,最可能的原因是()。
  • 它们是含有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等金属的铜合金

  • 解析:铜铸国宝是240年前制成的,当时没有使用电,更不可能有电镀工艺,所以A项不可能。酸可以与铜绿反应,但文物一般放入室内,也不可能,所以B项不正确。铜虽然金属性比氢小,但铜合金中铜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氧化,被保护,所以D项最有可能。故选D。

  • [单选题]已知,现把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Cl3和Zn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反应器中所得混合物除了SO、Cl-外还有()。
  • Zn2+、Cu2+、Cu、Fe2+


  • [单选题]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1mol该有机物在合适的条件下与NaOH反应,最多可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 3mol

  • 解析:该物质中有,NaOH溶液会使其水解为CH3COOH和,羧基、酚羟基都与NaOH反应,因此消耗3molNaOH。

  • [单选题]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 消去、加成、取代

  • 解析: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与Br2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再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生成乙二醇。故选D。

  • [单选题]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②③

  • 解析:从烯烃、苯、甲苯的结构分析可知氯乙烯、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 [单选题]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反应后H原子个数增多

  • 解析: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项,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正确;B项,化学反应前后氢原子的个数不变,错误;C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正确;D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正确;故本题选B。

  • [单选题]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实验现象与结论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B

  • 解析:A项,钠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是由于钠单质的密度比水小,A项错误;B项,铁与氯气反应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是反应生成的FeCl3产物为红棕色固体小颗粒,并且也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B项正确;C项,氯水呈黄绿色,是氯气溶于水中呈现黄绿色,C项错误;D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瓶口有白雾,是生成的HCl遇水蒸气呈白雾状,D项错误;故选B。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二章 化学教学实施基本技能题库 第二章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题库 第三章 化学教学实施策略题库 第三章 初中化学教学知识题库 教学设计(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评价(综合练习)题库 初级中学化学(综合练习)题库 第二章 初中化学学习评价题库 第一章 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及分析题库 化学学科知识运用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