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人权宣言》

题目:法国国旗从左自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解析: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主张废除封建的君主专制,在人民权利方面实现“自由、平等、博爱”。故B选项符合题意。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治,能够缔结条约,甚至经参议院同意能够解散众议院。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法国君主派力量的影响

  • 解析:采取排除法,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但仅以一票通过.不能表明共和派实力的强大。法国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才有权任命内阁。因此答案为C项。

  • [单选题]右图是古代雅典制作的陶瓶,从中不能读出()。
  • 城邦民主较完善

  • 解析:材料是一个陶瓶,上面绘制的内容是一群跑步的人,体格健硕,所以A项、B项、D项都可以从材料推断得出,而不能从材料直接推断出“城邦民主完善”这一结论。

  • [单选题]“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
  •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 解析: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独立富强的发展道路,这主要与维新措施中的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密不可分。通过鼓励文明开放和发展教育,日本储备了大量理论和技术人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对日本的发展尤其是二战后经济得到快速恢复至关重要。其他选项内容属于“立竿见影”的举措,并不具有远见性。

  • [单选题]“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 信仰即可得救

  •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思想,也就是“信仰即可得救”。所以本题选择B项。

  • [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
  • 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 解析:题干中的四个事件都是美苏“冷战”中的重大事件,其共同背景是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 [单选题]世界银行贷款的对象最初是()。
  • 西欧国家

  • 解析:世界银行成立后贷款的对象最初确定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曾是二战主要战场、遭到战火严重摧残的西欧各国首先得到世界银行的贷款。世界银行在帮助西欧各国恢复之余,辅助亚非拉国家振兴经济.所以A项和D项不是世界银行贷款的最初对象:德国并不是二战时期美国的盟国,仍得到世界银行的贷款,所以B项错误。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国史题库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初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初级中学历史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