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A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有关房屋对外出租资料如下:(1)A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将其某自用房屋用于对外出租,该房屋的成本为7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转为投资性房地产之前,已使用4年,企业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转换日该房屋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均为600万元。(2)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后,能够持续可靠取得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A公司采用公允价值对该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3)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1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4)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850万元。2011年12月31日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5)假定该房屋自用时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企业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零。同时,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确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答案 :
解析:【答案解析】账面价值=850万元;计税基础=750-750÷20×6=525(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850-525=325(万元);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25×25%=81.25(万元);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81.25-84.375=-3.125(万元),为递延所得税收益,所以选项B错误;2011年应交所得税=(1000+50-750÷20)×25%=253.125(万元);或:[1000-(325-337.5)]×25%=253.125(万元);2011年所得税费用=253.125-3.125=250(万元)。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能调整的项目有()。
正确答案 :ABCE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资产转让的净收益
B、国债的利息收入
C、广告宣传费支出
E、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
[单选题]甲公司20×4年12月3日与乙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400件,单位售价975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应在甲公司发出产品后1个月内支付款项,乙公司收到A产品后3个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有权退货。A产品单位成本为750元。甲公司于20×4年12月10日发出A产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历史经验,甲公司估计A产品的退货率为20%。至20×4年12月31日止,上述已销售的A产品尚未发生退回。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税法规定,销货方于收到购货方提供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作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处理,甲公司因销售A产品于20×4年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是()。
正确答案 :D
-0.45万元
解析:20×4年12月31日确认估计的销售退回,确认的预计负债=400×(975-750)×20%=18000(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000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500元,即递延所得税费用为-0.45万元。
[单选题]2012年1月1日,A公司向其50名中层以J二管理人员每人授予50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服务满4年后,自2015年12月31日起可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截至2013年年末累积确认负债150万元,截至2014年年末共有5人离职,预计2015年没有离职人员,2014年末该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2元。假定按税法规定因股份支付计提的职工薪酬中,每年未超过50万元的部分,允许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超过50万元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下列关于人公司该项股份支付业务的所得税处理,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2014年因股份支付确认的职工薪酬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万元
解析:2014年A公司应确认的职工薪酬费用=(50-5)×5000×12×3/4/10000-150=52.5(万元),超过50万元的部分为2.5万元,这2.5万元形成的是非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另外50万元的部分根据税法规定,允许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因此,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